异常体态通常由身体肌肉的代偿引起,导致部分肌肉紧张,部分肌肉松弛无力,使得人体肌肉力量分布不均,导致骨骼及关节被紧张肌肉牵拉,从而出现体态问题。常见的上肢不良体态包括:圆肩、颈部前倾、驼背、高低肩、脊柱侧弯。
圆肩,也称作含胸,是指双肩向前弯曲形成的一个半圆的弧线形通过对肩胛骨位置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是否有圆肩的不良姿态,长期的圆肩可能导致胸椎后凸加剧,最终会形成驼背。正常的身体姿态俯视头与双肩应为一条线。人们一般认为圆肩对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圆肩对许多上肢训练有极大的影响,比如:深蹲、杠铃卧推、俯身划船,都无法很好的完成。
颈部前倾,是指颈椎前移形成耳垂处于肩膀前侧的体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时距离不合适、睡眠枕头高度过高等是造成颈部前倾的主要原因。颈部向前容易压缩颈动脉和减少血液流向脑部,引起到达大脑的氧气和脑营养物减少,增加人体疲劳,失眠,记忆丧失的可能性。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表现为胸椎后突导致的脊柱偏离正常位改变。据调查,驼背在儿童青少年当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发育高峰阶段,由于儿童青少年发育速度快肌肉力量跟不上高速增长的骨骼或是重病后肌肉力量薄弱,外观上表现为两个肩部下塌,肩胛骨前倾甚至外翻,头颈部前移,形成驼背。
高低肩在体型外观上的主要表征是两侧肩膀一高一低,偏高的一侧属于拉力较大,致使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过于紧张。久坐,缺乏运动使维持机体稳定的肌肉力量减弱,导致出现各种关节紊乱疾病。而不良的站姿、坐姿等生活习惯也会引发一系列体型偏歪的问题,如长短腿、高低肩、头颈歪斜等。根据大数据普查,高低肩几乎普遍存在每个个体。
高低肩不是一个简单的形体问题,也不是单部位和单关节的结构性问题,他往往是代表了脊椎结构性异常的阶段性特征,是身体的生物力学平衡被打破并出现了长期整体代偿的结果,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充分重视并进行积极地干预治疗。
脊柱侧弯又称为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
脊柱侧弯包括功能性脊柱侧弯和结构性脊柱侧弯。不伴有脊柱旋转及椎体楔形变等椎体自身形状改变,单纯的脊柱侧方弯曲统称为功能性脊柱侧弯。这类脊柱侧弯如果解除原因,侧弯可以消失或缩小。
结构性脊柱侧弯又分为不明原因引起的特发性脊柱侧弯以及由各种疾病等引起的非特异性脊柱侧弯。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全部脊柱侧弯70~80%左右, 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结构性脊柱侧凸。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体态并不单一存在于个体当中,身体代偿作用会引发多项异常体态同时出现。
绝大部分的高低肩都是伴随着足踝的结构功能异常,合并长短腿、骨盆旋移、脊椎侧弯等发生。同样,驼背也会伴随着记住侧弯等奴良体态。人体是一个精密的力学组织,一个部位的改变都极有可能带动另一个的部位的变化,人体的每块肌肉每块骨骼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提高预防意识,尽力避免出现不良体态,可以定期进行专业的体态评估,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积极改善不正确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