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定不是上班的日子!人的记忆错觉到底怎么来的?
本书关键词
记忆错觉 记忆
专业解读人
李世佳。德国海归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明园晨晖学者,研究方向是社会压力和抑郁症。副业是科普写手,在果壳网、《科学画报》、《科学24小时》、《科学Fans》等杂志不定期发表心理学相关科普文章,目前是《新发现》“世说心语”栏目专栏作者。
你将获得
你的记忆可靠吗?
记忆操纵术是否真的存在?
什么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记忆?
书中金句
我是一个记忆黑客,我让人们相信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
从一般情况来看,单靠展示照片或者问几个特定问题就能在我们的记忆中植入虚假的细节,甚至还能植入令人难以置信的感情事件。
过往经历的记忆不但影响我们对一个人行为的预估,而且会更多地影响我们对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解——重力、维度、可能性等。记住一切的能力并非什么值得向往的超能力,而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精华笔记
你的记忆可靠吗?
我们的记忆真的能被篡改吗?
《记忆错觉》这本书就为你揭开有关记忆的秘密。
本书作者茱莉亚·肖博士的研究领域为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但她喜欢称自己为 “记忆黑客”。她在知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上担任“记忆专栏”系列的主笔,介绍记忆是如何误导人们的。她的这本《记忆错觉》于2016年出版,目前已经被翻译成14种语言。德国知名报纸《莱茵河邮报》评价道:“这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记者、警察、起诉人、法官,以及其他所有常常和自己与他人的记忆打交道的人”。
第一,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记忆?
在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会影响到大多数成年人的五种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我们的感知。
简单来说,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记忆。
比如,一个高度近视的人如果不戴眼镜去夜游上海外滩,他看到的外滩可能只是黑乎乎的江面和糊成一片的斑斓色彩。如果他回家去跟朋友回忆外滩,他很可能讲不出东方明珠上到底有几个球。这就是感觉对我们记忆的影响。
第二个因素是兴奋程度。
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顾问,作者还常常需要判断目击证人的证词是否可信。难道这些目击证人都在说谎吗?并不是。他们的证词出错,还会与他们亲历犯罪时的兴奋程度相关。
心理学所说的兴奋,意思是由于外界压力或者强烈的情绪刺激而导致我们出现心跳加快、出冷汗、瞳孔放大等明显的生理变化。
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正面对着犯罪分子黑乎乎的枪口,他的压力一定很大。这种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他的兴奋度增高,而这会使他的记忆焦点变得狭窄,只能记住引起他们兴奋的关键信息。什么意思呢?哪怕他们正和犯罪分子面对面,但此时,除了指着他们的枪以外,他们没办法注意到其他任何细节。枪是唯一进入他们记忆的信息,这就是“武器焦点效应”。那么当他事后再去回忆,他自然没法精准地描绘犯罪分子究竟长什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
极端的兴奋性还有可能把记忆演变成一场无法驱散的梦魇。这种极端的兴奋性,就是创伤。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难,创伤发生的那一瞬间都会被迅速定格,连同我们当时强烈起伏的心情,一起被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作者称它为“闪光灯记忆”。
第三个因素是注意力。
很显然,当你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你更可能忘记或记错一件事。作者在书里讲了一个叫做“变化盲视”的有趣心理学现象。这个实验让一群志愿者看一段视频,视频里一群大学生正在传球,志愿者需要数清楚球一共被传了几次。在视频播到一半的时候,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人从人群中穿了过去,但是有46%的志愿者却没有看到“大猩猩”,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篮球上了。
第四个因素是我们的主观偏好。
人类的心理活动十分复杂,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因人而异的主观感受。
爱因斯坦有一句很精辟的话:“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1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小时”。愉快的经历让我们觉得时间飞逝,痛苦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度日如年,这就是我们对时间的主观知觉。同样的,熟悉的路程会让你感觉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陌生的道路仿佛要花费更多时间。所以当你迷路的时候,如果好心路人自信满满地告诉你5分钟就能走到,也许你得再想一想。
第五点因素,也是对我们的记忆影响最大的因素,源于我们对自己记忆能力的过分高估,也就是过度自信。
我们的记忆是自私的,我们只能以自身为出发点去体验生活和去记忆事件。这会导致我们产生“优越感错觉”。我们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积极品质,而低估自己的消极特质。比如,我们总是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知识更渊博。
有关“家务战争”的调查结果也许可以说明这一点。被调查的女性总觉得自己负责了90%的家务活,而男性则会声称自己至少做了50%,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实际上负责的工作更多。
“幸存者偏差”是另一个常常篡改我们记忆的因素,我们总是更倾向于关注成功而忽略失败,关注某个过程中幸存下来的事物。媒体津津乐道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著名辍学生靠梦想和毅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却忽视更多人虽然有类似的经历却没有成功。这会造成一种集体虚假记忆,那就是有能力和够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第二,记忆操纵术真的存在吗?
正是因为记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对记忆进行操纵才成为可能。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三种记忆操纵术,它们究竟存不存在,靠谱不靠谱呢?
第一种,迷药。
传说中能够让人短暂失去记忆的“迷药”,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学名叫氟硝安定,是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一种,它能够抑制生成记忆印痕所必要的蛋白的合成,所以人在服药之后所经历的事情很难被烙在记忆里,结果就好像这段记忆凭空消失了一样。
第二种,催眠术。
本书作者茱莉亚·肖非常明确地指出,“根本没有催眠这回事”。
心理学家更倾向于把被催眠反应叫做“暗示感受性”或“顺从性”,因为这两种反应都和一个人是否愿意听从别人的建议有关。催眠只能对那些绝对相信催眠效果,并且高度易催眠的人起作用, 所以,如果你担心有所谓的催眠大师会对你的记忆做手脚,不用担心,你只需要不相信他、不配合他的指导就够了。
第三种,洗脑。
洗脑和催眠的情况也很类似,也是需要特定的群体才能发挥作用的。洗脑,往大了说,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二战时期纳粹的疯狂、某些极端组织的恐怖暴行、邪教的灭绝人性,不过这些影响大脑的方式更多是和我们特有的从众行为有关。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为了融入社会或者团体,很容易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选择屈从于社会或团体的准则,这和洗脑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心理学家们更倾向于用“影响大脑”而不是“洗脑”,用来指代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改变他们的思维和行为的例子。比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意识广告”,这些广告短小、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它们的台词还会被反复重复。这些广告不断轰炸着我们的意识,让我们被迫对它们产生熟悉感。再比如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洗脑神曲,听过之后哪怕过了很久,你都会突然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它们来。
心理学家怎么篡改记忆。
首先,作者介绍了一个通过电击老鼠大脑特定区域给老鼠移植新记忆的实验。
老鼠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体的结构,这里有一种叫做位置细胞的神经元,其中存储着关于地点和位置的信息。不同的地点会激活不同的位置细胞,比如地点A对应位置细胞A。研究者们首先记下这些位置细胞的活动模式,然后当老鼠在睡梦中激活位置细胞A时,研究者就刺激它们的大脑愉悦中枢,让它们产生快感。这些实际上并未发生过的快乐被强行加入到老鼠的记忆里,于是它们清醒之后会在地点A停留更多时间。
其次,茱莉亚·肖在书里,详细描述了一段虚假记忆入侵大脑的事件。
首先,她从志愿者的亲属那里获得了志愿者从11到14岁之间的一些情感体验,比如最好的朋友是谁,居住在什么地方。
然后茱莉亚·肖详细向志愿者询问这些情感体验,由于事先已经做了功课,她很快获得了志愿者的信任。
接下来,作者引入虚假事件,比如告诉志愿者他曾经被警方审讯过,或者被动物攻击过,或者丢过一大笔钱等等。志愿者一开始都对这些莫须有的事件矢口否认。于是,作者让他们做一个视觉记忆练习——操作方法是让志愿者闭上眼睛,作者不断诱导他们去尝试回忆这些莫须有的事情。而事实上,这些志愿者只是在努力想象一件并没有发生过的事。
再接着,作者鼓励志愿者在之后的一周里,在家里继续做这个视觉记忆练习。当志愿者再次回到实验室,他们中的不少人开始“记得”这件事,甚至还说出了很多细节。比如有的人说:“天空湛蓝,落叶飞舞,我偷了一张CD……”
作者再一次给志愿者们做了视觉记忆练习。第二次实验室回忆结束后,志愿者又在家里练习了7天。当他们第三次回到实验室时,超过70%的志愿者都发展出了完整的虚假记忆:他们不但能讲出根本没发生过的事件中的大量细节,讲述的时候还充满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虚假记忆。
茱莉亚·肖在本书中讲了一个4岁半男孩的故事。小男孩穆雷频繁的尿床让母亲十分担忧,因为母亲的弟弟小时候遭遇过猥亵,她自然开始担忧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尤其是当她听说穆雷几个月前尿湿了裤子,被日托中心的员工带去换衣服的事情之后。穆雷的妈妈于是坚信这位员工侵犯了自己的儿子,她报了警,警方逮捕了这位员工。然后,警察开始调查其他孩子是否也遭遇过不幸。结果,在恐慌的家长和耐心诱导孩子“说真话”的警察的努力下,又有40多名孩子描述自己受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侵犯。这名员工,以及他在同一家日托所工作的母亲和姐姐因此入狱。直到14年后,此案的诸多疑点才被提出,法院推翻了针对母亲和姐姐的有罪裁定。在这个事件的最后,作者写到:“我知道记忆是怎么回事,我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单凭一段记忆就能做出法律裁决的世界。”
最后,我们的记忆也有可能被互联网篡改。
作者在书中提出,互联网和各种电子媒体不但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更加塑造着我们的记忆。一方面,社交媒体保存了有关我们的大量的数据,来证实我们的记忆,扩展我们的记忆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极大的增加了我们的记忆被修改、被歪曲的概率。心理学上有一个“记忆从众”现象,也叫做“回忆的社会传染性”。
我们花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上的时间越多,我们就会越来越难以分清哪些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记忆,哪些是别人分享给我们的公众记忆。一旦我们混淆了记忆的真正来源,我们很可能就会不自觉的成为“记忆窃贼”,把别人的记忆挪为己用,所以我们的回忆可能既有准确细节,又有不准确细节。
事实上,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对我们记忆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比如“数码失忆症”,搜索引擎的出现让我们不需要再依赖自己的大脑储存知识,遇事只要谷歌或者百度就好,我们不需要记忆知识本身。
再比如,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照片时,总是选择最美的照片,这就使得我们落入了“自我美化”的圈套,导致我们对自己真实的长相出现了认知偏差。
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减少记忆错觉?
首先,我们应该避免过度自信。
别那么相信你的记忆力,不要以为你能记住所有事。一个人只有经常把安排写在记事本或者电脑日历上并反复查看,才真的不容易忘事。这也能让你在将来更快更准确地回忆这段经历。
第二,我们要学会怀疑。
做一个怀疑论者,让事实、逻辑和证据来说话,你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虚假记忆的误导。
第三点,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思维训练来提高记忆的可靠性。
适度地玩益智游戏有可能提高我们一次性记忆事物的能力,但它并不能提高我们的整体认知能力。
在影视剧里频繁出现的“记忆宫殿法”也是个好方法。做法就是在你的大脑中构建一个熟悉的空间,比如你自己的房间,当你在大脑中穿梭于这个空间时,你就可以把想要记忆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储存在这里以便日后查找。
另外,你还可以利用韵律、缩略词或者心理意象来进行记忆。比如我们记忆圆周率时,会背诵“山巅一寺一壶酒”,还有记二十四节气时可以依靠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终生记忆很多重要信息。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记忆的“怪诞效应”这个特性。越奇怪的事情我们记得越牢固,所以要想长久的记住信息,我们必须把普通的信息配上最怪诞的组合。比如我现在告诉你:“千万别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可能直到本期节目结束,你都无法把一只粉红色大象从你的脑海里赶走。没准儿你以后一想起这本书,粉红色大象就会跳出来。
最后,你要学会欣赏记忆的不确定性。
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公平和冷酷,人性也并非总是闪耀着光辉。我们的记忆不准确,有时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乐观积极的人能够忘记阴霾,让自己的记忆总是充满阳光。
还有时候,被修饰过的记忆也能够释放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你不会被一成不变的现实所束缚。事实虽然是固定的,你却可以选择解读事实的角度和方法,用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自己的生活,获得幸福。
更重要的是,你要理解每个人的记忆和眼中的事实都是不同的,你更喜欢自己的故事版本,但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故事版本。当我们懂得了记忆的这些主观特性之后,就不会再为“谁记得的才是真相”而去和别人争执了。
不管你是有副好记性,还是差记性,你都要记住,记忆的过程远比结果要美妙得多,它是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感官、情绪、知识水平所共同作用的结晶。记忆,塑造了现在的我们。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播音 | 裴喜
本期话题
“你经历过记忆错觉吗?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