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来客都要心存感念,
因为他们每一个,
都是另一世界
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这是鲁米的小诗《客栈》的最后一节,诗中“来客”是谁?何以能成为指引我们的向导呢?
呵呵,这些“来客”名称各异——“愤怒”“嫉妒”“欢愉”“沮丧”“卑鄙”“怨怼”“恶毒”“羞惭”……不错,这些来客就是我们的情绪。你近来情绪如何呢?
这么长时间的网课,有没有让你抓狂呢?学生是日益颓废,老师们干着急没办法,只想拎起那个不听话的学生揍他一顿不是?马上要中考了,学生还不知道学习,做老师的真能被气个够呛!我们的情绪被他人左右,真是心烦意乱。
家里有上网课孩子的,家长们是各种防,还防不胜防,孩子被批评过多次后,依然上课睡觉或玩手机,你开始担心他考不好怎么办,而你又不能管他一辈子,因此整晚睡不着。看不着的情绪笼罩着你,消耗着你。
有没有对生活极度看开的,孩子上课睡觉,随他去;孩子玩手机,随他去;孩子考得不好,随他去……他好不好,跟我有啥关系,或者我也管不了他,看他造化吧。这种无助的情绪,让你看上去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心是不安生的,不是吗?
诸如此类的情绪,就住在我们的身体里,一经外物或人的触发,它们便纷至沓来,操控着你,让你抓狂,让你失控,让你烦躁,让你内疚,让你抑郁……各个披着情绪外衣的人,看上去那么失真,让人有些不敢相认!
我们来一探究竟,操控着我们情绪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当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怎么着,却偏偏不怎么着时,我们的心就被困扰了——比如学生就该听你话,好好学习,有些却偏不;老婆就该孩子家务全包揽,她偏不这么认为;孩子就应该全部听你,你却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听你;这次我应该成功,却偏偏失败了……这是一种病态思维模式——“应该化”,当事与愿违时,你的心就所有的不应该困扰了。
当你做完一件事,太在乎别人看法时,你就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了。比如你的作品或创意,无人问津,你害怕自己一无是处;你长得不好看,天天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你不小心把事情搞砸了,你惧怕领导开除你……这也是一种病态思维——“恐怖化”,你以物喜,以己忧时,你的心就被你恐怖化的景象控制了。
还有面对一切不如意,一副不反抗姿态,不去想办法改变,任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你生活中蔓延,你只能在于心不甘中束手就擒!这也是一种病态思维——“合理化”,你的自以为是的合理,是瞒不了心的。
看来,不是情绪的错,是我们的错,是我们思维模式的问题。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情绪问题。
当我们被情绪困扰时,如果可以冷静地想一下:“我能不能做一个更好地选择呢?”比如你因孩子没考好,俩人闹翻了。我们可以这样想:我反应这么强烈正常吗?是自己太急于求成了。我不应该逼迫孩子活成我想他成为的样子。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是一无是处,我却片面追求分数,这样做完全不利于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更好的选择是主动与孩子和解,倾听孩子的心声,沟通顺畅后,再解决成绩问题。
如此,换一种思维模式,就能帮我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放了涉及的人、物、事,也解放了自己的心,如此自能海阔天空!这与孔子的“君子反求诸己”是一个道理吧。
让我们学会用健康的思维模式,控制我们的情绪,保护好我们的心!原来所有情绪都是为渡我们而来,善待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