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老爸老妈结婚纪念日(1966年4月24日),54年前的今天,一个成份不好的文艺青年迎娶了一个同样成份不好的年轻女子。时间如梭,往事不堪回首。54年前今天的新郎官已经去世5年多了。我很想在今天特别的日子和老妈面对面回忆一下当初他们结婚的情景,可惜老妈此时此刻应该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小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婆婆晒阳阳,聊家常呢。所以我只能自己脑子里构思当时场景。
奶奶家有五个引以为豪的儿子。老爸排行老二,现在想起来,爸爸当时成家的时候应该是奶奶家经济上最拮据、政治上最窘迫的时候。所以可想而知,爸爸结婚的时候,场面应该是很寒酸的。由于姥姥家是富农,姥姥过日子节俭,还攒下了一些家底,所以妈妈和阿姨舅舅们成家的时候,外婆还给了现在看来也挺体面的嫁妆。印象中妈妈还有一个很奢华的黄金戒指,可惜的后来爸妈日子过得窘迫,征得妈妈的同意,拿去换了生活费,妈妈清楚地记得当时卖了7元钱。记得小时候,我妈妈有一双全牛皮的高跟黑皮鞋,还有一个深卡其色的呢子短外套,根据当时奶奶家的经济状况来推算,那一定都是妈妈从外婆家带来的嫁妆。那双黑皮鞋在当时算是奢侈品了,我记得每每都是妈妈去亲属或者邻居家参加红白喜事的时候才穿的,回来的时候妈妈身上往往还带着那种农村有酒有肉的酒席才特有的香味。想必小孩子也都爱美的,记得妈妈从外边办实事回来脱下皮鞋没收起来之前,我也喜欢穿上高跟皮鞋,一只脚高一直较低的在屋内走几圈,心里美滋滋。心里盼望着,快点长大,也好穿妈妈的皮鞋。妈妈还有一个棉布的黑色长大衣,记得妈妈说过就穿过一次。妈妈过日子非常节俭,平时在家里忙家务,出出进进的,那些所谓的体面衣服都是留给出门时候穿的。妈妈的那件黑大衣现在应该还躺在妈妈的箱子底下睡觉呢。
姥姥家离奶奶家不算远,一个东庄,一个腰庄,不到当时爸爸是怎么接妈妈来奶奶家的。听妈妈说当时的新婚洞房就在奶奶家的北炕。那时候住房紧张。我记得奶奶家的老房子是东西两大间,中间厨房,东屋是三爷爷家,西屋是我爷爷家(我爷爷排行老四,此处不确定)。奶奶的房间是南北炕,南炕是爷爷奶奶还有未成家的叔叔们居住的,北炕是爸爸妈妈的新房。那时候为了保留一定的个人空间,经常有个叫幔子的东西,类似现在的屏风,作用无外乎就是在视线上保留点个隐私。前年回家,听妈妈说,妈妈结婚时候的幔子都是奶奶从我一个堂姑姑那里借的。妈妈3天回门以后,妈妈说幔子就不见了。妈妈因为这事还懊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50多年过去了,世间的人和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中的亲人好几位都已作古。回忆是温暖的,也是残酷的。当下,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祈愿世人珍惜当下的晨光,认真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