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玫瑰与白玫瑰》

红玫瑰与白玫瑰

01    年轻的时候

活人的太阳照不到死者身上。

这句话在文章里出现了两次,但我并不能理解作者把它写在这篇文章里的意图。

俄国礼拜堂的尖头圆顶,在似雾非雾的毛毛雨中,像玻璃缸里醋浸着的淡青的蒜头。

这段环境描写生动形象,还有点可爱,我极喜欢。


      潘汝良为恋爱而恋爱,沁西亚为结婚而结婚。前者欲挣脱牢笼,后者则随波逐流,所以他们走不到一起。

      潘汝良也许没那么喜欢沁西亚,毕竟没到非卿不娶的地步。对原生家庭的排斥与逃避 ,让他加注了对沁西亚的幻想,而沁西亚更像是他理想和感情的寄托对象。

      潘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看似华丽实则虚幻的梦,他尽力忽视那些不尽人意的瑕疵,但这场自我欺骗并没有进行到最后。

      沁西亚嫁给了别人,他的梦也醒了。


02  花凋

女儿的大学文凭原是最狂妄的奢侈品。

当时社会,平常人家的女孩求学艰难。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道不尽的心酸与凄凉。世间最难的是感同身受。


      花一样的年纪,大概说的便是郑川嫦这样的年纪。在中国,年轻貌美的女孩容易被诗人们比作含苞欲放的花儿。

      就是这样美好的年华,身在如此家庭,没有姐姐们美丽,没有弟弟受宠,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去不了理想的学校,就是这样的川嫦。好不容易遇到谈婚论嫁的人,却突然生起了肺病。花儿未完全绽放却已有衰败之势。

      川嫦,川嫦,这般穿肠。一朵开在角落的花儿,也曾有人为她短暂驻足。然而枯萎凋败,只剩下丑陋的茎叶时,却少有人为她哀伤。


03    红玫瑰与白玫瑰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是网上流传的经典名句,作者用红玫瑰比喻情妇,用白玫瑰比喻妻,用有趣又讽刺的语言写出了圣洁的妻与热烈的情妇之间的关系。

男人憧憬着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爱上了她的灵魂。唯有占有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

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


      人总是对轻易拥有的东西不那么放在心上,而对曾经错过的东西又总是耿耿于怀。

      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佟振保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他先是欺朋友之妻然后弃之,再就是娶妻后也“不安于室”,不仅嫖娼,而且家暴自己的妻子。除此之外,佟振保大男子主义泛滥,以自己为中心,单凭自己的意愿去掌控和支配自己的家庭,妻子于她而言不过工具。

      烟鹂无疑是这段婚姻的牺牲品。她成长和生活的环境以及受到的教育让她成为了一位不讨丈夫喜欢的安分的妻。相夫和教子,两者都不能够如愿后,她的生活变得无聊而且空洞。是怎样的无知无助,才能使她出轨了一名其貌不扬且社会地位不高的裁缝。被丈夫发现私情后,恐惧和不安使她变得愈加扭曲 ,这段婚姻终于还是让她变得面目全非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振保和烟鹂无非是当时大环境里的传统又普通的小人物。困于世俗,他们彷徨又压抑,甚至模糊了本性,失去了人格。

        每当这时候,我总会想象:如果我置身于相同的境地,我会不会像烟鹂那样活得谨小慎微,会不会像娇蕊那样游戏人间后归于平凡,会不会像汝良那样排斥原生家庭?或者说我会不会生出那份勇气去挣脱牢笼?只要这样一想,又觉得一切都是那般不容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