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胡宝林《此生此地》再版评论之七 】
他的乡愁是寻找自己的源泉
———评胡宝林散文集《此生此地》
杨彦芳(法国)
早就承诺要写个读后评论,我这个蜗牛节奏到今天才兑现诺言,好在师兄信任有加,我总归是言而有信的人。只是答应的事要一件一件去完成,我有时候写写停停,停停写写,似乎巴黎生活的杂乱匆忙搅了灵感的激发与文字的梳理,总感觉语言酝酿还不那么足够成熟地去表达,也着实发现电脑打字多了时常会提笔忘字,笔若停歇久了会提笔忘言, 言语锈钝。做记者工作本身就辛苦忙绿,师兄为人厚道,坚持不懈,笔耕不辍,佳作不断,着实让人佩服!
细读过他的《此生此地》,洋洋洒洒的笔下,浓浓的亲情,深深的乡情,带着对故土一个时代的细腻感怀和思考 城市里长大的我们没有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经历。他把他们父辈的故事用一篇篇散文娓娓道来,仿佛那唢呐的音频唱着旧的故乡的远去,又奏着新的故乡的激昂。
"没有安家在异乡,就不会理解故乡的意义,没有人生半程的体悟,就不会顿悟人生。"
这是胡宝林师兄写在他的第一本书《此生此地》里"跋"中的一句话,习惯于拿到书先倒着翻的我第一眼就被这句话触动。同为70后的我同样是在某个异乡独自打拼,只不过那条牵着故乡的风筝线的长短不同而已。情感是经历的产物,文学是人生的写照,缩影和升华。有些话只一两句便足以勾起你胸中的五味杂陈,《此生此地》的封面就有这样两句话:
"多少年,才能把一群生人交道成故人,多少年,才能把一个生地暖成故乡。"
李白笔下的乡愁是"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的窗前月光。
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浅浅的海峡"隔着。
席慕蓉笔下的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他笔下的乡愁是"寻找自己的源泉"。他的故乡"在现实,梦境与向往之间""寂静无语",却又"是乡村最为宏大的声音":诉说着一个时代一代人的转型!想来勤奋忠厚的他早已把生地暖成了故乡,所以你看他这样写道:
"人,离开村庄,走向热闹的世界,是要追寻无限的可能,丰富并完成自己。人自然地回归村庄,是要找回一份安静,回归内心的平静。"
也许那并不是一种乡愁蓝调,而是另一种乡恋沉思曲,里面编织着他远眺山梁时的遐想,对消失庄稼的回忆,对那无言却心好的树,有心事的牛,石锤,玉米田,高粱地等等许许多多构成蜀仓,陈仓,秦岭终南山,峪和沟雍峪沟故事的自然物种与物件的怀念,对他的祖辈父辈们汗洒暗处的人生感怀,对那些逃离故乡远在异乡异国打工的创业的乡党们的关注,以及对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疼痛的心灵感应和对乡村教育乡间方言的种种思考......
一页页翻下来,我脑海里突然间蹦出德国十九世纪画家卡思帕-大卫-费伊德瑞池( Caspar David Friedrich) 的几幅画来:
《 戈弗斯瓦德的牧场Prairies près de Greifswald 》
《山脉的清晨La matin en Montagne》
《孤独的树L'arbre solitaire》
......是的,他的笔风是与费伊德瑞池Friedrich的画风同样的田园诗象征主义思乡笔调。然后《此生此地》勾起我重翻《费伊德瑞池FRIEDRICH》画册的欲望。无独有偶的是书中首页也有这样一句类似的话:''我得把我重置于我四周熟悉的事物,围绕着云烟和悬岩,才能成为我自己。我需要这样的孤独僻静去和自然对话'' 。作家和艺术家都是把敏感的心和他生活过的土地相连在一起的,就像是一颗种子吸收了那片土地的天地灵气,成长为有着那片水土气息的灵物,承载着一方水土一个时代的灵魂。记录,书写,描绘,表达,慨叹......
秀笔蘸着心思情感的墨,谱着文字的音符,拨着日子的弦把故乡唱成一种曲调,烙着岁月的印记;又或是像贪玩的孩子拾来一根根麦草,堆成高高的草垛,''草垛,在离开土地之后,怀着火热的梦想,为家园守护温暖''。他就是那个像拾麦草一样的孩子一样拾起了根根''麦穗'',不!是''笔穗'',把家园曾经给与的能量早已转化成另一种精神的力量去燃烧。
在风雪中读这样一本书,你会被许多句子感动:
''家园就这样,停泊在夜里,渡一家人的幸福。''
''在人生的旅途中,风雪中的家园,在灵魂的深处,就是我的天堂。''
在田野里读这样一本书,你会被这样的句子激励:
''我要像小麦一样活得顽强、坚韧,在经历过岁月的甘苦之后完成成熟和饱满的收获。我要像玉米一样,活得热情洋溢,活力四射......''
''我在这几亩地流了汗水、洒了汗水,这土地懂得我的喜悦和悲伤。这是我耕种我的土地找到的属于我的人生价值和收获。人啊,一辈子就种了那么几亩地。''
在大风雾霾中读这样一本书,你会对这样的句子共鸣:
''把崖头三百岁的槐树还给我...还原成那棵五人都搂不住的大树,让它的根继续在土地下延伸、延伸,把村庄所有的根都连在一起,让它的枝叶继续繁茂生长,荫凉大地,成为子孙后代乘凉的地方。''
在异乡他地读这样一本书,你会对这样的句子点赞:
''去爱一片陌生的土地,爱一个陌生的村庄,爱一村庄陌生的人,把自己爱的,爱成爱自己的。''
''当我生命结束时,我会说,我找到了家,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此生此地》又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在他淡淡浅浅的寻找自己的乡愁里,在那八百里秦川的关中田园风情中人们失去过什么?留下了什么?找回了什么?又向往着什么?你不妨去翻翻淡淡泛香的书页,也许你会和我一样收藏下许多句子于心中的书架中,像突然间尝到地道的家乡菜一样, 细细品味久违的故乡的味道。
【杨彥芳】:旅法独立画家,插画作者,双语艺术出版人,法国巴黎冰月玫艺绘出版美育国际创始人。
【胡宝林】: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宝鸡市作协理事,获第二届丝绸之路青年散文大赛银奖、第六届秦岭文学奖等。
散文集《此生此地》2016年初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后,宝鸡日报、西安晚报、人民网、凤凰网、光明网、搜狐网、网易、腾讯大秦网、西部网、中国作家网、陕西传媒网、陕西宣传网、陕西作家网、北欧时报网等予以报道评介和关注。第二届丝绸之路青年散文大赛首届乡愁散文论坛曾予以研讨,受到评论家的好评,2017年再版。2017年5月28日,《此生此地》2017版首发签售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全国近30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另著有励志西游系列作品《悟空是个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