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复盘

隔了一段时间没看书了,阅读时没那么专注,容易去想别的事情,念头比较多,发现被带跑了,又拉回来,提示自己继续看,看完之后对书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其中有几个点还是带给了我一些思考。

1、主动的阅读

之前的读书看了多半就忘记了,连书中大概说的什么意思,或者一句话都想不起来,没有做有效阅读。回想起之前的阅读都是被动阅读,看完就停留在感受上,没有联系自身问题进行思考。或是没有带着问题去看,主动的想去获取知识,解答自己的疑惑。

之前所受的教育都是被动读书,老师教授什么就学什么,也会影响了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时总希望他人能够直接告知我们答案,不想自己去探索出来。

比如某个大咖说读书可以赚钱,那么就会问读那几本本书可以赚钱,以为复制了就能像他一样成功一样。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自己的成长必须要自己去探索,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才行。

要主动探索,发出内心的渴望和寻找自己的内在动力。

2、阅读目标

为获取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每次阅读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从书中获取到什么信息?没有想要抓取的信息,那么就会比较随意,漫无目的,不会调动自己思考。

其次是获取信息,还是要理解知识,前者只需要看完知道即可,要达到理解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来分析,如果经历少了,是自己不所知的方面,也无法理解。

读书是需要跳脱出知识本身,以自己为主,积极主动才能收获更多。

卢佳老师在解析这个课程的时候,列举了两个人物,一位是苏轼,一位是董卿。他们两位都是博览全书。董卿是央视主持人,正好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都相同,她对于我们来说有促动意义。

她在节目中对于古诗词都是信手拈来,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能够出口成章,缘于她多年的积累,她曾经说过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如此才有了现在的光彩绽放。

在这个知识付费爆发的时期,我们都有知识焦虑,会给自己买各式各样的课程,看似在努力学习,要对自己有一个大的提升,还需要在某个方向有一定的专注,主动学习做一些分析和研究,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总是一直刨坑,而是要深挖一口井。我需要找到自己深耕的方向,然后持续的精进,做出可见的成果。

要想在某一方面出成绩,深入研究,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董卿每天睡前阅读一小时雷打不动,就是每天的一小时逐步积累成现在的成绩。

高级的快乐需要自律才能获得,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好这一生。看似小小的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终于的作用,曾国藩每天就会记录自己的行为包括小小的念头来改变自己。而我也要重视自己的习惯。用心学习,以快为慢,先打好基础,用心学习这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