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东吴的开国皇帝,字仲谋,出生在吴郡富春,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富阳。他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中,已经为江东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孙策在建安五年遭刺身亡,孙权接过了兄长的重任,成为一方之主。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的大军,建立了孙刘联盟。
此战之后,他的声望和实力大增。四年后,他成功夺取了刘备的荆州,使自己的领土大大扩展。黄武元年,曹丕封他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他正式称帝,国号吴。在位期间,他不仅注重军事扩张,更重视国家的内政建设。他设立农官,推行屯田制,并积极设立郡县,还持续地剿抚山越,为江南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龙二年,他甚至派遣卫温到达夷州,显示出他对海洋的探索和雄心。
然而,晚年的他在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导致群臣党争,朝局动荡。太元元年,孙权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他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一位。虽然他对武将推心置腹,但对文臣却并非如此。他对待文臣的态度更像是对待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装饰和美观。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以张昭为例,他是孙权的开国功臣,但在孙权称帝时却并未被封为丞相。尽管同事们纷纷向他道贺,但他最终并未出任丞相一职。这个位置由孙邵接任,他是孙权称帝后的第一任丞相,但他的名字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熟知。在孙权阵营中,有着众多的人才,而陆逊正是其中之一。
他担任丞相三年,虽未有惊天动地之举,但一直勤勉为政,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然而,为何孙权未选择张昭作为丞相呢?在孙权初继位之时,张昭与周瑜一文一武,携手共进,为稳定江东局势立下赫赫战功。张昭的贡献可谓巨大,犹如一根顶梁柱,支撑着整个国家。在一次庆功宴上,孙权对周瑜赞不绝口,却对张昭的贡献只字未提。张昭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忍不住站出来为自己辩驳。然而,孙权冷冷的话语让张昭倍感羞辱。原来,赤壁之战时,张昭曾主张投降,这成为了他一生的污点。孙权并非不知张昭的功绩,他之所以冷落张昭,与张昭的性格有关。如今很多人常以“说话比较直”为借口,但实际上,这往往是因为缺少修养。
张昭说话直来直去,常常摆出一副长辈的姿态,让孙权倍感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对张昭的厌恶与日俱增。在一次对话后,张昭自知在孙权心目中的地位已不复当年,便主动请求辞去要职,担任一些虚职。后来,他以年老体弱为由,申请回家养老。孙权对他的请求并未挽留,从此张昭便在家中安享晚年。孙权选择孙邵为丞相,旨在向大臣们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个职位不过是个摆设,不要妄图与我争权。孙邵去世后,顾雍成为孙权的第二任丞相。与张昭不同,顾雍为人低调,沉默寡言。他拜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深得蔡邕的真传。被孙权提拔为尚书令后,他并未声张,家人也一直蒙在鼓里。他的低调和谦虚赢得了孙权的尊重和信任。孙权对顾雍尊敬与信任与日俱增。顾雍平日寡言,但每次发言都能切中要害,使孙权深感敬佩。当孙权遇到难题时,他总会派遣中书郎上门请教顾雍。若顾雍赞同孙权的观点,他会盛情款待中书郎,共同深入研究问题,然后礼貌地送别;反之,则冷待中书郎,保持沉默。
因此,每次中书郎归来后,孙权总会问及是否受到顾雍的款待。顾雍的谨慎和谦逊使他与孙权的关系始终和谐,他稳坐丞相之位长达十九年。陆逊,这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是孙权的第三任丞相。他以战场的热血和赫赫战功闻名,坚信“武将死于战场,文官死于直谏”。他的性格直爽,言辞犀利,不拘小节,因此在孙权面前也显得有些冲动。尽管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但他的直言不讳常常触碰到孙权的敏感之处。尽管孙权表面上未予置评,但心中却开始对陆逊产生芥蒂。为了远离朝廷的是非,孙权任命陆逊为丞相,却一直将他留在武昌,借口是上游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离了他不行。然而,真正的意图却是让陆逊远离权力中心。不久后,陆逊卷入了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争斗。
这场两宫之争给陆逊带来了莫须有的罪名。孙权终于找到了机会整治这位威望日盛的丞相。他担心子孙们难以驾驭陆逊,便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扣押。陆逊无法为自己辩护,最终忧愤而死。令人唏嘘的是,他死后家无余财。第四任丞相步骘是淮阴士族步氏之后,与孙权的步夫人同族。他的最大特点是忍辱负重。年轻时,为了与地方豪强焦矫建立良好关系,他和朋友卫旌带着礼物去拜访焦矫。然而,当他们到达焦矫家时,却发现他正在室内睡觉。尽管面对这样的情况,步骘仍能保持冷静和谦逊,没有丝毫的恼怒或不满。这种忍耐和沉稳的性格也为他在日后成为丞相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