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要找到一款能够在互联网上高效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社交软件,然而辗转了大半个应用商店,无果。
终其原因只有一个:太费时。是的,即使现在市面上的交友软件不胜枚举,具有前瞻性的产品更是不少,但在高效这方面做得确实比较差强人意。
在我长篇大论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曲解先下个定义,此处的朋友,不是Pao友不是基友,纯粹就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相同价值取向这些条件达成的朋友关系。
我们不妨来想想,在互联网上我们是怎么和一个人成为朋友的。
1.寻找对象:
A随机型:摇一摇、漂流瓶
B匹配型:根据兴趣标签匹配、根据所在地匹配、自定义标签匹配
现在第二种模式因为更高效已成为主流,形式或主动或被动,由系统自动匹配为被动,自己关注某个感兴趣领域的人物属主动。
2.初步了解:
根据头像和个人信息进行初步评估,看头像感觉颜值不错,看资料发现兴趣有类同,生活背景也相似,决定开启下一步。
3.沟通交流:
羞涩的扔个表情或者假装豪爽的说一句嗨,然后blabla,聊一个小时以上,基本就算进入泛泛之交的阶段了。
能够了解到真实的你,我才想和你做朋友
然而即使这样,我还是在逛了陌陌半小时以后忍不住想卸载。因为大部分匹配出来的用户并没有视频加身,而在消息提醒里,想要从一堆打招呼的人群中发现想要结交的人也并不容易,即使是最简单的个人信息评估,当达到一个量级的时候,也会变成十分繁重的工作,而且还有选择越多越痛苦的问题。归根结底,核心还是安全感缺失。
但走到这一步,仍然是少了一个契机。你想要认识朋友的朋友,但朋友的朋友未必想认识你。如果这个人地位跟你不在同一个层级,你甚至又害怕对方觉得你是趋炎附势,万一他不想认识你拒绝了你的请求,也不知道是谁比较尴尬。
另外让人有此契机的是基于兴趣,对90后与00后的年轻新生代而言,志趣相投是判断彼此能否相谈甚欢的第一准则。而当这些年轻新生代们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时,各类品牌商也开始绞尽脑汁地“投其所好”,力求破译年轻人兴趣社交的密码,打入年轻人的群体。
人的心理活动往往很复杂,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他们左右摇摆,而让用户行为中止。所以顺理成章通过兴趣爱好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契机从何而来?
有一个产品曾经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陪陪我吧APP。
重视线下社交
不同于传统的线上社交软件,陪陪我吧APP在线下交友上做足了功夫,除了“动态”“附近”等精彩的线上板块外,还通过“技能”+“任务”两大板块的互动,帮助用户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走到现实,轻松约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活动”板块的组合,陪陪我吧APP定期组织线下同城活动,能够帮用户迅速认识有共同爱好、有意思的小伙伴们,大家线下聚一聚,摘下虚拟的面具,冲破屏幕的隔阂,享受最真实,最温暖的社交。
陪陪我吧APP已经逐步优化完善
小伙伴们,赶快拿起手机约起来
一款以技能兴趣交友的APP
让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