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一叶落而知秋,暑去凉来,转眼已经过了24节气中的“立秋”。即将步入收获时节之际,和大家谈谈升学的事情,今日所谈升学仅包括保研、考研、出国三种途径。
按时间节点看,有机会保研的同学应该是以上提及的三种途径中,目前最轻松的一类,三年的积累结出硕果,2018年9月的入学通知书指日可待,本月下旬六级成绩公布后,如确认获得推免研究生资格,这也将成为你们大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计划考研的同学,应当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暑期复习,起早贪黑地往返于暑期班上和题海之中,并逐渐习惯成为日常;出国的同学,正忙于准备GRE,TOEFL等语言考试和推荐信、申请文书等材料。不管你属于升学哪一族,相同的是,你们都选择了升学。
现实中,总会有本科毕业生懊悔当初没读研,还会有些研究生觉得早点工作好了,升学同就业一样,的确是件人生大事,其中值得探讨深思的地方也很多,你是怎样看待升学这件事的呢?升学的路口,抛出有几个绕不开问题给大家,附上一点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助力于大家在升学之路。
一、为什么读书?
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年龄相仿的小伙伴都在校园里,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也不足为怪,之后读着读着,身边的同学大致按照成绩的好坏,进入不同的高中,随后进入不同的大学,尤其是对有志于继续深造的你们,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思考,因为这个问题关乎你内心深处对待学习的原始动机,直接反映你对学习最朴实的态度。
动机不同、态度不同,往后的剧情演绎连相似都很难,更谈不上相同,好比每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状元笔记,但将这些笔记吃透就会成为下一个状元么?显然不会。其根源在于在对待学习这件事上的动机和态度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目标、格局会不断放大,进而影响结果。我们受益于生长在昌盛和平的时代和国度,都很幸运地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但为什么读书?如果过去的你从未读书会有什么不同?将来的你想通过读书成为怎样的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被认为是科学文化的使命所在,之于个体,我们又为什么读书呢?这仍然是个常想常新的问题。
二、为什么读研?
了解读书的初心后,大家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读研深造?它关乎你们每个人升学深造的初心,这个初心甚至要比研究生阶段取得了多大的学术成绩,得到多少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更为重要,二者类似于道与术的关系。理论上,一个单纯追求学术与进步,并能从中获得幸福感的研究生,和受父母之命、随升学大流或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的同学相比,在学术及实践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找到读研的初衷,树立读研的目标和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当前,并非所有成功升学后的硕士研究生们都能将珍惜时间和潜心成长身体力行,“成功”地将实验室改造成为电影院、游戏厅,挥霍青春,荒废学业,只图毕业的也大有人在。
再者,思考这个问题也有利于大家辩证的看待就业与升学的分别和联系。选择工作,意味着投身社会,开启职业生涯;选择读研则不同,虽然比本科阶段会更为自主,但与“人间烟火”还是保持一定距离的,相比工作,研究生阶段更容易内心宁静,也更容易安排大块时间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开展学术训练,将初步走进研究领域,体会探索研究的氛围,养成基本科研素养,构建新的思维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的学习中一边感受触类旁通时的欣喜,一边感受知识的广阔无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会结交到新的导师、同学和朋友,对自己有更好地认识。可以说,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和升学,不同的选择,不同外界的环境将带来的不同的体验和影响。
大家还要认识到,有些事情并不会因为本科和研究生的原因而产生差别,这些差别大都是源于自己,好比从事一份工作,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好的时候,立即选择跳槽并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不思增强业务能力,想通过换工作解决问题,极有可能会在另一份工作中重蹈覆辙,正所谓成功的人在哪里都努力走向成功,而失意的却人各有各的理由。言外之意也希望大家客观看待升学,不要对研究生期望过高,唯学历论不可取。硕士甚至以后的博士学历,只能代表在专业的学习上程度更深一些,系统学习知识的时间更久一些,要改变学历以外的眼界、经验、性格、修养,还是需要花时间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总之,成功保研的你,请感谢过去三年中在学业上努力的自己,但也不要因此放松接下来的学习,因为考研的同学正在对过去三年的知识进行再次巩固和梳理。考研的你,既然笃定目标,就全力以赴,先给自己一回再次奋斗的机会!
三、如何做好升学准备
前两问是向所有计划升学的同学提的,这一问及下面的建议更多地送给准备考研和申请出国的同学:
1.身体准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备考期间,建议大家尽量科学合理按计划可持续地进行复习,熬夜、酗酒等伤身伤脑的事尽量避免,趁还是可造之材的时候,学着珍惜,倘若“造”过度了,成材不得,反留一生后悔不值得。
2.心理准备。备考时间有限,难免会遇到困难和瓶颈,但既然做了考研的打算,远离诱惑就是必要的心理准备。走出舒适区,换个环境和心境,一定会有新的体验,准备好绝不放弃,坚持到底也是极其重要的,考研很残酷,但走不到最后意味着一点机会都没有,出国读研同样也会面临许多挑战,走出国门,难以避免会遇到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但不论是在哪里读研,定好目标,就要完整的认真走完,这样的过程会成为以后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拥有这样的经历一定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埋下一粒种子,在适当的时候发芽,开花和结果。
3.知识储备。考研路漫漫,这学期开学也请到考研成功的学长给大家分享备考经验,就不多赘述,备考过程中,有几句特别提醒诸位:
笔试科目,不可偏废。总分过线,单科也要过线才可以,如果存在致命的弱科,多花些时间弥补,优势科目考好是锦上添花,弱势科目如果不过,那就是自废武功了。
报上和考上,是两回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之前了解考研志愿时,发现大家基本都有心仪的目标高校和专业,但是除非你铁了不考上不罢休的心,在备考的过程中,阶段性地评估自己的客观实力,必要时调整目标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毕竟考上才是目标。
踏实走好每一步,走出自己的路。考研的人多了,成功经验也会多,但是“拿来主义”、“本本主义”不可靠,自己的实际情况只有自己知道,牢牢树立坚持到底的决心!踏实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好每一步,走出自己的那条路才是正道。
PS:喜报传来,入伍后参加军考的崖海彬和蔡雷同学分别被陆军边海防学院和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录取,再次恭喜他们圆梦军旅,开启新的征途,也祝选择升学的大家都可以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