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箱到餐桌——预制菜防腐进行时

1924年,25岁的老舍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

初到伦敦的老舍对伦敦饮食文化有些不适应,认为“凉菜固然是好,但下饭还是得就热乎的“。对于饮食环境的不同,更是印象深刻。他看到清洁的桌案,白的发亮的豆浆碗,想起北平的早点铺桌子上“满是油泥……碟子沿上还挂着些干了的酱汁……油腻的桌板上和墙上黑而亮的手印……”1929年,一对父子在英国的悲喜剧发表在了《小说月报》上,这就是老舍先生的小说《二马》。

中国文化的“烟火气”,“热”是重点。到现在城镇化进行到80%以上,看不到柴火架铁锅的炊烟袅袅,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大理石面的整体厨房。而炒锅在中国家庭的厨房里的地位依然最高。遍布大街小巷的中餐厅里,再没有满是油泥的桌板。人们泡在餐厅里聊天会友谈生意,厨房里锅铲的碰撞声就是最热闹的背景音乐。

写字楼周边的快餐厅,顾客以90后为主。90后主导的生活讲究一个效率,早餐是快餐店里的豆浆油条茶鸡蛋,午餐是热呼呼的外卖盒子,加班累了晚餐又是一份热呼呼的外卖盒子。厨房的烟火气越来越少。烟火最多的就是餐厅了。

过去的一周群众对去餐厅吃的到底是不是预制菜展开热烈讨论。西贝老板贾国庆被罗永浩质疑是预制菜,贾老板为此委屈的请来了媒体来参观自家厨房来证明清白。吃瓜群众惊奇的发现给宝宝吃的西兰花的外包装上写着保质期24个月。

2022年1月,西贝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公开了速冻复热辣椒炒肉的制作方法,这项发明“使得辣椒经过复热能呈现漂亮的嫩绿色,且脆嫩适度”。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7月发出了驳回决定。目前西贝提出了复审请求,该案件还在审理中。天眼查显示,西贝的有效专利有119条,其中外观设计类的60个中各种包装盒有30多个。

要让忙碌的上班族等2个小时吃一顿午餐不太容易。工业化发展到现在,预制菜势不可挡的粉墨登场。有网友科普出“万物皆可预制”:土豆烧牛肉、招牌手撕鸡、梅菜扣肉、鲜椒排骨、爆炒肚丝……厨房里的烟火气被工厂的流水线取代。

最近有网友发现连锁餐厅绿茶门口竖起的一块牌子拆了,那块牌子上曾写着:

本店无预制菜,现点现做,新鲜看得见。

一个忙碌的上班族,在工作间隙去餐厅点了两个小炒,10分钟后菜上桌。桌面干净的照见自己的脸,餐厅里没有呛人的油烟,被裹在塑料包装里的菜经过加热后,放在了造型可爱的盘子里,瞬间身价上涨。


图片来自网络



2025年9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规定,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将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消息传来一片叫好,工作一天本想吃个新鲜的热乎菜,这热乎菜不知道被冷冻了多少天,添加了什么科技保鲜。与其去餐厅吃不知道吃了什么科技的菜,不如在闲暇时间多买做些炒菜冷冻好,吃的时候热水煮开不也挺好的吗?

最后,不懂就问:剩菜和预制菜的区别是有哪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