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进入正文,我就在《推荐序1》中找到了本书的可读之处。正如《推荐序1》中宋志平先生所说:“像办学校一样办企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学习型组织理论并不只是要大家多读几本书,而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交流互动,使组织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达到不断进取、自我更新、整体提高的目的。
学校管理和群队建设也是一样,通过组织引导师生(群友)进行五项修炼:
1、建立共同愿景。以学校为例就是全体师生达成共识,“我们学校想成为什么样的学校,教师想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先找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让这个目标成为广大师生奋斗与奉献的力量源泉。
可以在各个马云乡村教师群里去确定一个共同的愿景,让共同的乡村教育事业把大家联结在一起,是学习型组织最强的推动力。
2、加强团队学习。过去我会很简单地认为团队学习就是团队成员学习成果的简单相加,而事实上是团队学习必须由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是成员互相配合、实现目标的过程。学校、班级也一样,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总结反思,整个团队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大家找到工作、学习的动力,克服困难和压力。目前干扰教育的各种因素很多,有好多老师感觉到心力交瘁,这就更需要团队的互相交流来提高幸福的指数了。
3、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源于对愿景的追求和对工作创新的追求。自我超越的人是不断学习,追求工作尽善尽美的人。如15届丁茂洲老师、16届张军燕老师、牛宇老师、17届麻玉兰老师、王菲老师,这几位老师都是自我超越的楷模:一是足够忠诚,忠诚于乡村教育事业,忠诚于乡村教师这个团队;二是勤奋,别人休息、娱乐时,张军燕老师、王菲和牛宇老师是在工作和读书,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比别人更强大。三是要有激情,甘于奉献,充满活力。像丁茂洲老师和麻玉兰老师就是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在一生的奋斗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育人楷模。
4、改变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就是常说的心理定势。改变心智模式就要由直线思维变为发散思维,考虑更多的因素和可能性。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都存在着心智模式的突破。比如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感兴趣,就必须改变,如换成教育戏剧、自然教育、拍电影等模式,突破以往的旧模式,引领师生学习的思想变革,推动乡村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5、进行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相对于局部思考而言,在学习型组织建设里是很难的修炼。进行系统思考要抓住三点:
一是从局部思考扩展到全局思考。如乡村教育的评价机制不能只单一考虑学生的分数问题,而应该考虑人的健康发展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凭主观意识追求某个目标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非常可惜。
二是要扩大思考范围。教育只看教育圈是不行的,不能做井底之蛙,而是要跳出这个怪圈,引导学生所读的书籍涉及面可广一些,让自己的思想解放出来,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让学生有终身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是更新思考方式。在同一个系统里,事物之间彼此关联,有时候局部思考是对的,放在系统里不一定对。面对各种各样的教学问题,我们需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思考方式,认真观察,系统地看待问题,多一些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马云老师的思考方式就是更新得最快的人,他的思考不断更新,让互联网时代下的人们有了更高的幸福指数。作为乡村教师代言人,马老师更注重的是人的培养。乡村教师更需要更新思考的方式,培养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团队组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组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乡村学校如何傲立于乡村?答案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一间好的学校必定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不断学习的组织”,真正的学习型组织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永远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