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和母亲发生了个小小的面包事件,事后我也很后悔自己的顽固,一直不理解母亲渴望给予的那份爱心。回来后我就打算每周去看望他们。
今天天气不错,连日来的绵绵阴雨终于停了,正好去看望父母亲。早上我将做好的两个菜装在饭盒里,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吃,希望父母亲能喜欢我做的菜。
我不会烧菜,孩子说我的厨艺也就50分的样子,连及格线都没到。每次都是母亲烧好了菜,一碗一碗的送过来,我却从来没有给他们做过什么菜。一般都购买成品送去,母亲总是说太贵了,不好吃,下次不要买了。
母亲每次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放下一大堆吃的用的就走了。连喝口水的机会都很少,每回让她留下来吃饭,她总是急急的说,家里有这事儿有那事儿等着去做,要不就说刚刚吃过了才来的,吃不下了。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只会付出不懂得接受的人。
一路上稍稍有些惴惴不安,猜测将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基本上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妈什么东西,她都说不要不要的。不想那么多了,反正她到时说什么我都接受吧。
在门口碰到了母亲,她正忙着弄一些蔬菜种子,准备去楼下她开辟的小菜地种荠菜。看见我来了,又忙回转身来,一起进了屋。
我将自己的做好的菜递给了母亲,说让她和父亲试试我做的木耳烧素鸡和莲藕炖排骨。母亲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我这冰箱里木耳,素鸡,莲藕多的很,还没来及吃呢,你拿回去和孩子吃吧。真的不要家里多着呢。和我在路上想象的情景一模一样 ,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我真的很木呐,也不会说什么来说服一下母亲。只会反复说家里还有,是做了两份的。好在父亲出来了,我说就尝尝吧,做得不一定好吃,不喜欢下次就不送来了。母亲才将饭盒拿进厨房里。
想起那天我拒绝母亲的情形,两人的行为方式是一样的,都想通过送东西给对方,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却又不接纳别人给予的或回赠的。爱需要表达,也需要接纳,我们的互动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知道对方究竟想要什么,不能给予对方真正想要的。明明心里想要做成A的事,一开口就生生地弄成了-A。
回家时母亲又给我装了满满两大包菜,让我带回家去。我愉快地接过来,和她商量能否只带一半,家里人少吃不了。她不同意一定我全部带上。
我想到刚才她问了我一下《心经》的解释,我就给她找到了讲义。并热心地准备读给她听,她立即拒绝说现在忙着呢,以后再说吧。我说看这个比其它家务事有用的多啊。母亲说不行,我想起来做什么一定要去做完才行,坐在这就很难受。即使你逼着我坐在这里我也听不进去的,我一定要做完其它事情。等有空了定定心心坐下来我自己看。我不再劝说她了,说好的那有空再看吧,我给发到手机微信上了。
想到这我对母亲说,你看刚才我让你坐在这看《心经》,你说不行我就马上同意了,不硬拉你坐着读,尊重你的想法。现在我觉得带这么多菜真吃不完,只带一半,我是不是和你刚刚的情况类似啊?母亲听了之后,稍微坚持了几下以后,也就同意了我。
我想这是个新的开始,我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带着情绪和压抑的积极沟通。母亲是强势的,她要怎样大家就得怎样,以前所有的顺从下都压抑着愤怒。母亲又是孤独的,她尽心尽力付出自己所有却得不到温暖的回报。先从自己开始改变吧,转变自己看待的旧眼光。先感觉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再感受母亲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多多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