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优先级决策框架:5大核心决策原则(附注意事项)

     通过对需求优先级的科学设定,有效地将项目资源集中于核心的几大功能开发上,从而推到了项目有序开发,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并更好匹配了用户需求,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但若未做出明确的优先级设定,这就很容易导致项目需求陷入一团混乱,造成了对项目盲目投入开发,从而浪费了大量资源。因此导致核心功能难以优先开发,这将延误项目进度、使项目风险大大增加。

      因此,需求优先级设定原则至关重要,以下是常见的需求优先级设定原则:

需求优先级决策框架:5大核心决策原则(附注意事项)

  1、价值驱动原则

       通过对需求的合理的优先级的排序,我们首先要从业务价值出发来考虑如收入的增长、用户的留存、市场的份额的提升等,同时也要从对用户的价值考虑,如能否真正的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的痛点、能否真正的提升了用户的体验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将最能为用户带来最大价值的功能作为首要的需求来实现对用户的最大程度的满足,如能够直接地帮用户解决痛点,显著的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等。

       通过对投资的ROI、用户的转化率、客户的付费意愿等量化的指标的对标、以及对项目的战略的重要性如能否抢占市场的先机、能否满足上级的合规要求等方面的综合的把控,我们就能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估。

  注意事项:

但仅凭借直觉的臆断却很难让我们对某一项目的价值有一个可靠的、量化的把握,更好的做法是对其所对应的市场的调研、对用户的数据的分析或对历史的项目的经验的总结等都能为其量化的价值做出可信的论据。

但我们却常常因追求短期的“快速盈利的功能”而忽视了长期的“技术架构的优化”,从而造成了技术的长期性危机。

随着需求的不断演进,我们也应不时地对这些原本的需求的价值进行动态的调整和重新的评估。

用户价值

   2、用户影响程度原则

       针对需求的优先级排序,需要考虑对用户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即对用户体验、满意度或核心任务的影响程度进行需求排序,而核心用户需求优先于边缘需求(如界面美化),优先解决影响80%以上核心用户的通用需求,而非小众场景。

注意事项:

区分用户群体和用户角色:明确目标用户(如高频用户、付费用户)的需求权重,一般B端产品中决策者(如管理员)的需求可能比普通用户更关键。

用户量≠价值,需结合用户痛点的强度,如10%用户遇到的崩溃问题可能比50%用户界面优化更紧急。

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无论我们如何地根据用户的“说”去“做”,都可能会与用户的真实意愿产生出不一致的结果,最典型的就是用户的表述的需求可能与其实际的行为完全不符,所以在对用户的需求的分析中就不能仅仅地根据用户的表述的需求就直接去满足了,必须将其与其对应的使用场景进行对应的分析。

用户影响程度原则

 3、资源投入产出比原则(ROI)

       需要优先选择投入产出比(ROI)最高的需求(价值/开发成本),而非仅看价值或成本。即通过比较需求开发成本(人力、时间、资金)与预期收益,选择投入产出比高的需求。如优化现有功能(低成本)可能比开发新功能(高成本)更具性价比。

注意事项:

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简单的开发成本的投入上就很容易把项目的总投入给低估了,我们还应该将测试的成本、后续的维护成本、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成本等都纳入到全面的计算中去。

考虑边际效益:对已成熟的功能,新增需求的 ROI 可能递减,需谨慎评估。

但对着一些战略性的需求如品牌的形象的提升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将ROI的要求稍微的放宽了,但也必须明确的将这种非量化的收益给予以准确的把握和明确的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上来。

才能更准确地将开发的初期成本与最终的投入成本对应起来,从而避免了在开发初期的“低估”带来的不良后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可以使用AI估算工具,如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平台的AI自动估算功能/CoCode软件成本造价工具,通过设置调整因子(软件估算时机、软件因素、开发因素)、调整功能点值(复杂度、修改类型、复用程度),多角度多层级地调整影响因子,从而通过需求一键自动估算项目规模、生成产品报价,提高项目科学估算的准确性。使用此功能能够节省15-25%的开发成本。

AI自动估算功能/CoCode软件成本造价工具

 4、依赖性与可行性原则

       但在对需求的优先级的排序中,我们也必须对所提出的各个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各个需求的技术实现的难易程度等因素都要加以充分的考虑.。由此可见,其实现的前提条件就包括了前一项的完成才能做出后一项的具体的决定。不妨从最基本的、最切近我们的生活的需求处着手去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技术可行性高的需求,我们更应将其作为当前的首要工作予以优先考虑。

       但当某一项的价值远远大于其所带来的实现的困难和耗时时,我们就需要对其所对应的优先级进行重新的调整和评估了。

 注意事项:

通过对需求的逻辑关联的可视化——比如通过绘制一幅依赖关系的图表的形式,就能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需求的顺序错乱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工作量和开发的延误等一系列的弊端。

根据项目的实际可行性我们就需要对其所依赖的关键的技术能力的是否团队自身就能满足或者能够通过自身的合理的合并外部的资源来得到的满足,如果团队自身就不能满足的话那么就需要提前对外部的资源的规划以及对降级的方案的把握。

需求间的依赖性

、 5、风险控制原则

       需要优先处理可能导致项目失败、法律风险或用户流失的导致重大风险需求,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即能降低项目关键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的需求属于高优先级需求,需要尽早识别和优先处理。

      我们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最新的信息及时调整需求的优先级。可以通过风险矩阵(概率 × 影响)评估需求优先级,避免对低概率风险过度投入。

Co-Project智能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影响等级

  注意事项:

通过对涉及新颖的技术或复杂的架构的需求的及早的原型的测试等前置的风险的把握和有效的规避,从而避免了后期的各种阻塞和困扰。

将对法律的各项约束(如GDPR的数据保护)和对安全的各项要求(如对支付的加密等)都一一的优先考虑起来,才能真正的把项目打牢基础,不至于半途而废.。

注意平衡风险规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不要因为过度担心风险而抑制了创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