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秋冬对自我没要求,不忌口欲,加上一个春节的自我放飞,体重蹦蹦蹦往上飙升。
我以肉眼能见的速度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变得膨胀臃肿,直到站在体重秤上,发现自己体重刷新了历史新高,阿Q精神再也掩饰不了内心的焦虑。
一直以来,对于毕业八年还能保持体重上下浮动不超过十斤的控制力沾沾自喜,没想到这下一棒惊醒梦中人。
于是,节后回京开始找私教制定训练计划。
一直觉得请私教贵啦啦的,直到班级战友一语道破,私教费虽然贵,但是有专业教练指导,健身进步神速,效果非常棒,比单纯办张健身卡在健身房自己瞎练强。
于是,我咬咬牙也请了私教。
通过健身这事让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有时候明明自己想省钱省力达到目标,不想却偏偏走了很多弯路,然后后悔当初为什么不直接一步到位?省时省力。
以我健身小白的基础,我知道自己训练肯定会坚持不了多久,而教练的重要性在这时就凸显出来。
事实证明,花了大把的银子,找了专业的教练,加上自己下定的决心,我的训练非常顺利。
原计划三个月出马甲线,体脂目标25%,因为听话照做,每天按计划完成教练的训练:有氧运动,无氧运动,饮食调整。
不到两个月时间,体重减少4kg,体脂率也顺利下降到28%的正常标准,胸腰臀围到达去年最瘦的标准。
因为我的目标比较速成,所以教练对我的训练密度和训练强度比一般小白更严格。
还记得刚开始第一个月的训练,真是训练到力竭,但是咬咬牙坚持下去,发现力量动作都大幅度提高,这种细微的进步更加激励了我。
教练也鼓励我,以我现在的状态保持,一年以后稳稳的可以参加一次专业健身赛事了。
于是乎,三个月的小目标达成以后,我又要制定新的目标,比如:用一年的时间来培养健身这个爱好,去参加一次专业健身赛事。
有了决心有了目标,剩下的就是脚踏实地的不断重复训练,见证奇迹的出现。
02
老实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规律的七日更写作两年多,虽然一直有断断续续的写日记,但是毕竟和刻意写作不太一样,逻辑散乱,天马行空。
而当你坚持不断的刻意练习某项技能,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你就会见证奇迹的发生。
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小步迭代的进化。当然目前我的进步暂时不能称之为奇迹,不过坚持下去,我相信未来就不远了!
很难想象以前我是一个特别怕写文字的人。但是我知道,只有挑战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和自己做不到的事,踏出自我舒适区你才能有所成长。
而写作的过程中,眼睁睁的看着周围的战友一个又一个的放弃出局,不可否认,我也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也想过放弃。
但是我问自己,坚持容易还是放弃容易?坚持有价值还是放弃有价值?你想过大部分人的人生,还是过少部分人的人生?
不断的自我反问让自己又咬咬牙选择坚持,当坚持了两年多以后,写作成为了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现在就算没有交作业的需求,自己也会习惯的随手记录心得,思考,学会通过写作来捋顺自己的思绪。
慢慢的喜欢上这种无声的和自己的对话。
翻看简书发表的文章,已经码字20W+,真切感叹积累的力量,量变引起质变,我开始期待,七年的写作期限到达,自己会进化成什么样子呢?
亦如健身,坚持一年以后,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无论变成什么样子,内心有个坚定的声音告诉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过程,都是值得期待的。
还有什么事情比雕琢自己,让自己蜕变得更好而更有价值呢?
03
朋友圈PO出自己健身前后对比照片,几位好友纷纷流露出艳羡的表情,然后私信我怎么做到的?
我就会耐心的一一解答:找个靠谱的私教监督自己,管住嘴,迈开腿。
然后就会收到很多回复:
“哎呀,我健身房办了健身卡了,请私教就浪费了,而且私教费那么贵,请了万一坚持不下去怎么办?”
或者
“我体能太差了,膝盖不好,腰不好,不太适合撸铁,跑步。”
然后我只能内心表达出无奈,为什么羡慕别人的好身材,自己也可以,就不愿意去做呢?
环顾周围,太多人宁愿找一百个理由和借口,也不愿意踏踏实实去行动去干好一件事。
我不明白,找一百个理由的时间,已经足够自己完成任务了,为什么偏偏要走这个弯路?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不过通常大家都宁愿选择迂回绕路,也不愿意选择简单干脆的直线。
比如,很多人都羡慕模特的好身材,可是她们宁愿选择整容抽脂,付出高昂的代价,冒着巨大的风险,也不愿意选择省钱安全的跑步运动,私教指导。
绕了一圈,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如果自己下决心想要改变的时候,又苦于拖延症爆发,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时候,就给自己换个环境。
比如想写作,就去找热爱写作的圈子;想健身,就去找热爱健身的圈子;想学习,就去找热爱学习的圈子。
用圈子的力量督促自己跨出舒适区,利用他律的力量倒逼自己自律。
记住:你的心在哪里,你的结果就在哪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