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信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气质中透出优雅知性的美感,而不是笨拙粗鄙。之所以到头来千差万别,无非是因缘际会,原生环境的造化。

有句话:想得多,是因为读书少。我深以为然。

曾经觉得自己特立独行,曾经感到孤独,曾经强说愁。当打开了书,才发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你能找到大把的同类;你能发现更新奇的人和想法;你能洞见深不见底的人性;你能循着前人的思绪走的更远更远。

想从前,我们读书很难。你能拿到的无非是一些别人给你的书。要读什么不知道,能读到什么不知道,最快速有效的方式是口传心授。在我们人生经历中,每一个交过你的人都是你的口传心授。他们本身大多并非有识之士,也充满了人生的偏见,可还是有意无意的引着我们在人生路上走了一程。这些人可以是长辈,老师,亲戚;可以是朋友,同学。这就是因缘际会,生来不平。

有人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是粗糙的无用的。我完全不同意。

我的切身体会是,这些被称为碎片的知识太强大了。这些知识已经被更博学的人筛选了一次,在每一个展示的当口还得提炼得足够精益,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选择是否深入。我们在海量的知识和信息里飞快的选择和学习,飞快的进化。

最近,中子星和引力波的话题非常的热。我想哪怕在10年前,这也是不可能的现象。不被讨论的背后,天知道有多少少年的人生转折。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让知识离我们这么近,让知识的面目从未有过的亲切可爱。坦白说,我一直认为我曾经是非常不爱学习的学生,但直到这几年我才明确的意识到,我内心充满了好奇,我非常非常喜欢学习新东西。

读书,是最廉价的娱乐,一人独行也能游历世界纵横古今。读书,是与自己的对话,兴许一句偶得的妙语,便能打开你心底一扇从未发现的门,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并非诗书知识把你塑造的更美,所以这里肯定没有刻骨抽筋的痛苦雕琢;是诗书知识帮你拂去了作为人的纷纷扰扰,碎梦杂念,让你目光清澈,满脸灿烂。这种源起内心的通透,就是你独有气质的源泉,是一种不断生长的力量。

纵是艳若桃李,也难逃时间的刻刀,保质期不长;而由内到外的气质,ta随时间生长,历久弥新。


我,想更美更有趣;相信你也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