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父王金宪教导我说:“家庭教育不单单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心态和境界问题。”
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如果要打分的话,社会教育占十分,学校教育占二十分,家庭教育占七十分,可见其重要性。
但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他们认为孩子出问题了,给专家打个电话,请专家支个招儿,说个方法怎么治孩子,问题就解决了,实际情况是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投射,所有的专家都这样说,父母是原价,孩子是复印件,如果复印件错了,首先要改的一定是原件,否则无论复印出来多少都是错的,所以需要学习教育的不是孩子,是家长。
道理很容易讲明白,但是太多的家长却以工作忙,路途远为理由,不愿意参加学习,更多的是觉得自己不是那张出错的原件:问题在孩子身上,与我们两口有什么关系,王老师你是大专家,你就告诉我怎么办就行了。
我觉得如果家长不学习,不调整心态,师父教的什么方法都不管用。比如师父讲,家长面对出问题的孩子,不论现在孩子的问题有多么严重,家长首先要做到放下,不要管孩子的学业,分数高低成绩好坏都先不计较,但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其次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因为孩子出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纠正起来也得有个过程;还要给孩子补爱,出问题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感情不和,孩子缺爱造成的,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补爱,一切顺着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很快就浪子回头了。
没有学习的家长听到师父这样说,大多是不能理解的:王老师我们找到你就是让你劝孩子上学的,你却不让管孩子的学业,还得顺着孩子,满足他的要求,当爸妈的还不能着急,这太困难了,我们做不到。
所以我觉得,在家庭教育中,平和、宽容、包容的心态比一万种方法都管用,再好的方法没有好的心态也不起作用,有时可能适得其反。
家长有了好心态,孩子就有好状态,如果家长的目光能再看的远一点,不总是盯着孩子眼前的作业、成绩、考试、考学,而是期盼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他的人生首先是幸福快乐的,其次才是让孩子有远大理想与抱负,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我觉得这样才是合格的父母。
当家长摆正心态,提高境界以后,家庭教育还是有方法的,这个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论”,具体如前面提到的“放下”、“无条件的爱孩子”、“耐心”等等这些看似空空如也实际效果却非常好的育儿大智慧,家长朋友们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