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曾经任教过初中和高中学段,现在也教小学五年级青春期临界期的小学生,和这些青少年的互动几乎占据了我职业生涯的全部,。作为一个妈妈,我每天和一个初中二年级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女儿斗智斗勇。

        即便我有很多和青少年互动相处的经验,即便我也从青春期过来,我依然觉得困惑,之前乖巧听话的孩子,在青春期好像完全换了一个孩子,我想,这也是是很多父母、老师的困惑,面对性格突变的孩子,不论是镇压还是放任都是很消极的对策,作为父母、老师在陪伴青少年的时候该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才能给青少年创造一个适合他们茁壮成长的环境让他们顺利的成长呢?

      读完《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重新认识了我一直捉摸不透的青少年的的大脑,了解青少年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思考、学习和感受的;学习了如何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知道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哪些事是他们的优先事项;找到帮助青少年平衡学业需求和优先事项关系的方法;以及只作为一个成年人如何与青少年建立并保持联系。

        正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女儿学习小提琴七年了,已经考过了小提琴九级,忽然就非常坚决地告诉我她不想学小提琴了,她今年已经初二了,学习越来越紧张,本来说好初二的暑假考完十级,就把每周一节的小提琴课改成两周一节,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现在放弃都很可惜,可是女儿说她不喜欢练琴,就是不想练了。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劝说她坚持练下去,而这次我没有劝她,而是思考了练琴这件事本身对现阶段的女儿是不是合适的,音乐当然是很好的熏陶,但是如果只是为了陶冶情操,丧失了快乐,是不是得不偿失?如果强迫她继续练下去,带着消极的情绪为了应付而练琴,会不会适得其反?女儿并不是那种随意放弃的性格,对于自己该做的事也并不推脱,我不由反思,练琴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她。又一次跟女儿确定了她的想法之后,我跟女儿的小提琴老师进行了沟通,商量后决定先把女儿的小提琴课暂停一个学期,延期到明年暑假,缓冲一下,如果女儿改变主意那就再继续。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时,我明显感觉到她很是高兴,而且最近明显情绪好了很多。

        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但是对于这些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或是老师们从内心里真正理解并接受孩子们的改变,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多一些包容和支持,放下自己的执念,有所取舍,或许才是和他们最好的相处之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