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家好,这次想要推荐的是历史传奇剧《人生若如初见》。1900年到1911年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是一段陌生的历史,在这十年间,最后一个王朝瓦解,民国成立,而其间也是动荡与探索并存的时代,不同的学说主张互相混战,而几位主角分别代表了不同派系的救国路线。
良乡
良乡在最初是落魄的皇族后代,突然得到了去日本学军事的留学名额,由于其与清廷的关系,很快成为了日本政府、清政府、革命党等派别的拉拢对象。本剧非常大胆将历史中逆潮流前行的保皇派系的良乡当作第一叙述对象,他自己的家族教育让他不可能因为自己的革命党同学杨凯之的拉拢走上革命道路,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他比同龄人相比更加冷静,临危不乱,而且得到清廷的授意,在军校时常常接济同学,在同龄人中颇具威信。
他的残酷也根植于帝王之术的长期浸染,他会有意识去收买人心,知道在革命党聚集的东京尽量多拉拢自己阵营的人,对菽红的侵害和后期夺走孩子都是利用自己特权的惯常手段,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不可能不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家族,但他最后依旧走向了逆历史潮流的保皇党,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密谋刺杀政敌,他作为个人更愿意成为力挽狂澜的人,而母亲更清楚看到时局不可逆转,良乡被刺杀受伤后感叹:“杀我者,英雄也。”末代皇帝退位也在良乡死去的冬天很快来临。
菽红
菽红更多是中国人民的总体以及工商业的代表,她来自经营文房四宝的家庭,不满家里给自己许的未婚夫是个还在上学堂的后辈,偶然机会来到上海读了女校,并因为迷恋学问风度俱佳的革命者吴天白逃亡到东京卷入了革命浪潮。
菽红的冷静在于她在东京大哭了一夜后意识到父母不在,吴天白时不时为了革命奔走行踪不明需要自己找份工作支撑自己。刚刚开始,她与吴天白的关系完全是不对等的,吴天白对外称她是自己的学生,也的确把她看作需要自己启迪的对象。但菽红的经商才能在生存压力下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她在画室时能够和旁人难以沟通的画家达成很多订单,在服装店打工时不断改良款式,丢了工作第二天就在街上抱着一大束花叫卖,他们两在逃亡时彼此依赖,吴天白也骄傲地谈起自己培养的学生,做的生意越来越大,挣来的钱正好是革命党最紧缺的。
菽红与数位男主角都有恋情,导演称这象征着不同救国路线的尝试,最后的菽红独自加入了革命阵营,继续经营照相馆,记录时代变化,也坚韧生存下来,与中国的新未来相遇。
吴天白
吴天白是一个非常疯狂和有感染力的角色,代表激进革命派。他在一开始就展现了自己强烈的主张,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要懂得思考世间的本质。菽红对他的崇拜除了有他本人的原因,也有菽红本来对知识的憧憬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的作用。
吴天白的主要手段是刺杀、拉拢各地革命党成员以及提供经费。尽管他的确在不断招募革命派成员,不可否认他的路线依旧只局限于极少数人,主要是当时中国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人,没有最终启发绝对数量最多的中国民众,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破坏旧世界的层面,而他本人的感染力和组织能力也让他广泛在东京和中国之间完成了多次举世震惊的事件,如他自己对菽红所说,他会震动全中国。
不过,吴天白在公心与私德方面并不都是圣人,他会因为自己不加掩饰的大男子主义伤害菽红的感受,也擅长利用自己的魅力从结识的女子得到一些优待,有风流之名,菽红对此也无可奈何,会和他争吵却没打算过离开他,毕竟自己的母性不忍丢下一个愿意无限牺牲自己的落魄英雄。吴天白的死是一场意外,而被他启迪过的年轻人们依旧在他的基础上探索下去,也得到了新的经验,比如把刺杀当作最后手段,而不是主要的斗争方式。
杨凯之
杨凯之是更倾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代表,他自己十七岁时就上过断头台,万幸因为掷骰子活了下来,后来他摇身一变得到推荐去了东京学军事,作为早期革命党,也在自己的同学中广泛寻找同盟,也在东京的社交圈中很活跃。
他自己一向的策略就是取得良乡的信任,通过良乡的引荐来到清廷内部,从中启发新军,时机成熟再支援其他的起义者,所以他与良乡在军校的战友情一开始就是一场与狼共舞,也许他作为个人对良乡也有同伴的感情,但在乱世中立场相悖让两个人无法推心置腹。
杨凯之的个人才能也很明显在后期展现出来,他能够领兵在清廷节节战败的时代和日本交战打一场胜仗,以唯一的汉将被提拔至最核心的集团中,他个人也自学不倦,任何时候睡前都在读书,对西方的政治思想和中国的文化传统都颇有见地,以年轻将领治理第六镇的时候果断有魄力,解决问题直达核心,可惜被副官刺杀,没能够顺利与起义军会师。
他是菽红的最后一个恋人,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一开始就更加平等,他会分享自己向死而生的志向,与菽红商量未来的安排,在和菽红仅仅只有几面之交的时候,也提醒吴天白不要对菽红呼来喝去,客厅里谈论时局留菽红坐下来一起讨论,最后他的死亡是对菽红的沉重打击,但看到凯之牺牲换来的新时代的理想让菽红能够继续为他未竟的事业努力。
李人骏
李人骏在一出场时就比同一届的杨凯之和良乡显得世故,他在结识一个新朋友时先看对方的派别,自己也身负朝廷的密令举报同期生中潜藏的革命党,他自己是袁世凯的心腹,得到对方的青睐所以愿意一辈子效忠自己认定的主公。
他象征着在清末迅速崛起的军阀势力,他们经过现代化的军事训练,在晚清不稳定的政局中是各方全力拉拢的对象。袁世凯被清廷称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个心腹大患,但是革命星火燎原时又需要搬出袁世凯来镇压革命党,所以袁世凯一派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李人骏在后期越来越能感受到和自己两个同学的最终分道扬镳,比如自己被安插来制衡杨凯之,良乡对自己的警告,他是真心对待两人的,所以会劝良乡和凯之不要想太多,让自己痛苦,多活一天比什么都重要,可两人的执着都不愿在时代浪潮面前置之度外,两人都一前一后被暗杀身亡,最后获胜者的李人骏在新政府里地位直线上升,却依旧胆战心惊,不知道自己的时运能够维持多久。
五人之间或相依为命或势不两立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复杂性,而历史依旧在持续前着,幸运的人是求仁得仁的人,这样看,杨凯之和菽红的结局不算悲剧,因为他们都走向了自己想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