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

看了《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这本书之后,自己的心中久久难以平静,我们终其一生是为了什么呢?金钱,亦或者是荣誉,还是两者兼要?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本书的主人公也选择了自己的“想要的”(被迫的)生活,而这种“想要的”生活也是不安分的,充满了离奇与曲折。

主人公奎里本事万人敬仰的大设计师,杂志都争相报道,而他的建筑作品也受到了很多宗教的追捧,而主人公的这种热情逐渐被消耗殆尽,自己也设计不出来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一切的头衔和荣誉只是过往云烟,哀莫大于心死,奎里希望找到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他一直在逃避,然而他找到的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住满麻风病人的麻风病院,在这里,虽然也有诸多的不如意,但是相比让自己从事之前的工作来说,这已经非常好了。在这个逃离的世界中,奎里也面对着种种的不安,直到最后,奎里经历了最为荒诞的结局,他死了,然而他也真正地解脱了。

而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从高处突然下来的奎里,这时的他是了解自己的,也是知道自己的。他也许哀自己的能力,也许哀自己的性格,总之,他已经受不了自己当时的状态,也许逃离,避世才是他最好的选择,他没有过度关注自己的荣誉,而是选择了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选择无疑是令人敬佩的,要问奎里是否真的“心死”?答案也不一定是肯定的,他有自己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

奎里才华的“燃尽”绝对不是奎里真的没有了才华,而是他达不到了自己的期待,对于他而言,自己的身上背着沉重的“枷锁”,这个“枷锁”来自自己和众人。自己哀了,而自己不得不“心死”,只有逃离这里,才能真正的重生,才能真正地活下去。

人的一生如果仅仅追名逐利的话,他的人生无疑是不完整的,而这种不完整可能让我们丧失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机会,总是要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不能得到“哀”极然后“心死”。一生中有太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无关别人眼中的对或错,而自己的选择就是正确的,无论前面有多少荆棘,不后悔才是生命的本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我偶然读到了莫言先生的小说《蛙》。在这部杰作中,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个陷入迷茫与困境中的人们的生活。读...
    扑梦成空阅读 153评论 0 4
  • 有句话叫做: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因为除了吃饭,人还有更多的需求。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文思如阅读 309评论 0 0
  • 《庄子》中说: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我们今天还用得很多,大多是用...
    梧桐树边羽阅读 2,172评论 0 4
  • 百度百科: 哀莫大于心死是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
    木林森_阿木阅读 1,621评论 0 0
  •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外篇·田子方》,一个人最悲哀的是心已经死了,这比人死还要可怕。...
    微诗词小白阅读 19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