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报告(做风筝)】

作者:仲夏微凉何时相遇

        四月,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我校又一次开展了科普活动。这次的科普活动主题是“做风筝”。

        说到风筝,你会想到什么呢?

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没错,我想到了高鼎的《村居》。

        你做过风筝吗?如果没有,那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月的科普活动吧!

    首先我们在多媒体教室听安庆大学的哥哥给我们介绍如何做风筝,以及关于风筝的小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对制作风筝这一环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很快该轮到我们亲自动手去做风筝了,我努力回想刚才哥哥教给我们制作风筝的步骤:

        1.拆开包装,铺好风筝画布;

        2.用彩色颜料在风筝画布上涂色;

        3.用双面胶将两根木条固定在风筝画布两侧,然后再用两根小棒十字形固定在风筝中央;

4.最后,用风筝线系在中间垂直的木条上,一只漂亮的风筝就完成了。

        这看似简单的四个步骤,其实蕴含着很大的技术含量,制作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有一丝马虎,否则整个风筝将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到了放风筝的环节,我们一个个跃跃欲试,纷纷跑到操场上去放风筝,我们逆风小跑,因为风比较大,所以不一会儿,风筝就飞上了天。如果那时你仰望天空,一定会被众多五彩斑斓的风筝所吸引,那宏伟壮观的场面让人叹为观止!

        刚放完风筝的我暗暗得意:“今天的收获可真大啊!我不但学会了如何制作风筝,还过了把放风筝的瘾。”

        回至家后,我为了进一步了解风筝的制作原理,于是求助于网络,搜索到了如下信息:

风筝升空的原理,主要是靠(风)的推力升扬于空中。风筝本身有重量,会往地面降落,它之所以可以在空中漂浮飞翔,是受空气的力量支撑向上,这种力量称为扬力。风筝在空中时,空气会分为上下流层,此时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风筝就上扬,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降低,把风筝吸扬上去,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才产生的。故飞翔空中的风筝,接受空气的扬力之外,同时亦受到空气往下压的压力,此压力称之为抗力,若抗力小于扬力时,风筝才能飞翔于空中所以风筝提线的角度若放置下方时,抗力增强,风筝只会往远处飞扬,若放置上方时,扬力增强,抗力减少,风筝才会往高处飘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