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篇第十则。
1、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2、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祭时,做到灌这个仪式之后,我就不想仔细观看了。”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禘”是周的礼制,当旧天子丧后,新天子奉其神主入庙,一定要先大祭于太庙,上自始祖,下及历代之祖皆合祭,谓之禘。
“灌”,又作盥,乃酌鬯(chàng)初献之名。鬯者,煮香草为郁,和黍酿酒,其气芬芳,以之献于尸前。
鲁国本来是不应该行禘礼的,这也是一种僭越。孔子本就不想观礼。而鲁国君王大臣举行此礼时心意不诚,最初的一道香酒初献仪式后,就更是散漫了,所以孔子说这道仪式之后,他看不下去了。
从论语的上一则我们看到殷商之礼最后“杞宋无征”,没有得到延续和流传;从这一则看到周公后代的鲁国也没能将礼好好执行和保持下来,可以想见孔子的郁卒之情,所以在八佾篇诸多哀叹礼之不存。
4、弘丹学习心得
读这一段话,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请阅读【绿窗幽梦】的注解。
鲁国本来是不应该行禘礼的,这也是一种僭越。孔子本就不想观礼。而鲁国君王大臣举行此礼时心意不诚,最初的一道香酒初献仪式后,就更是散漫了,所以孔子说这道仪式之后,他看不下去了。
从论语的上一则我们看到殷商之礼最后“杞宋无征”,没有得到延续和流传;从这一则看到周公后代的鲁国也没能将礼好好执行和保持下来,可以想见孔子的郁卒之情,所以在八佾篇诸多哀叹礼之不存。
这段话也是孔子哀叹僭礼的行为,所以他看不下去整个仪式。孔子一直强调礼仪的本质是“仁”,是真诚的情感,鲁国的君王大臣举行礼仪时心意不诚,最初的一道香酒初献仪式后,就更是散漫了。这本就是僭礼,而且还不真诚,孔子怎么看得下去呢?鲁国君臣们只是在表演礼仪,这本身就不是礼仪的初衷。
5、都市隐居人解读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孔子说:“对于褅礼,做到灌这个仪式之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首先解释两个知识点:褅礼和灌。
褅礼,一种说法是古代王者的大祭,就是旧天子死后,新天子奉神主入太庙,按照顺序从始祖开始,祭拜历代祖先。这种礼孔子应该是看不到的。还有一种就是古代每五年一次的褅祭,也是在太庙,从先祖开始依次序祭拜各位先祖。诸侯不能祭天,但是祭祀先祖是可以的,所以孔子遇到的应该是鲁国五年一次祭祀先祖的褅礼。
灌又作盥。古代酿出的酒杂质较多,需要用香茅草煮过滤过,让酒更纯并带有香茅的香气。灌就是用煮过的酒灌地来敬神。这时候整个祭祀仪式刚才开始。
孔子为什么在灌以后就不愿看下去了?钱穆先生的解释是鲁文公时,因为其父僖公是闵公的庶兄而跻升僖公于闵公之前。但是僖公实际上是继承的闵公的君位,孔子认为这样排列实际上是乱了祭祀的次序,是“逆祭”,又不愿直说,只好说不愿意看。个人以为,孔子并不是这样小气又不敢直言的人。
而朱熹认为是因为鲁国君臣在灌礼之后诚意不能保持,慢慢散漫懈怠了,所以后面的礼看不下去了。从鲁国君臣的表现来看,我觉得朱熹的解释更正确一点。实际上后来孔子离开鲁国,就是因为鲁国君臣贪玩而不重视礼。这时候周朝建国已经很多年了,鲁国举行这样五年一次的大祭,需要依次祭拜的祖先已经不少了,按照鲁国君臣贪玩的性格来看,举行这样繁琐的礼仪肯定很快就懈怠了,而孔子认为敬是礼的根本,鲁国君臣在褅这样的大礼上懈怠,自然会看不下去。按照这段话,可以想象鲁国君臣在褅礼开始,用酒灌地敬神后,准备一个个祭拜列祖列宗时就开始表现得不耐烦了,孔子在一边看到觉得不对又不好说人家(从前面来看,也许孔子说过但鲁君也不会听),只能隐晦地说我不想看下去了。
其实也不要怪鲁国君臣,现在人如果在清明节祭拜烈士陵园时,能够在敬献花圈时庄重一下就不错了,要是那么多先烈一个个拜下来,人早就不耐烦了。到庙里拜菩萨也是,大雄宝殿上那三个最大的拜一下,要是旁边的十八罗汉都简单拜一下就算虔诚的,如果有五百罗汉殿,那基本是让人随便看看的。
看来学礼也是对人的耐心的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