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评选市果,宜昌当以蜜桔冠之。金秋时节,当你漫步街头,抑或挤在拥杂公汽上,给你一个最初感觉,便是阵阵清幽扑鼻的桔香。这感受,对于一个初临异客,当是一个甜美的微笑,一盅香喷喷醺人的迎宾佳酿了。宜昌姑娘水灵秀美,当她们一边行步,一边斯文地分吃一瓣瓣甜软桔瓤,笑靥里盛一窝迷人桔香,那纯然就是一颗颗熟透的金桔,馋人哩。如果说,宜昌是一个偌大绿色桔园,宜昌人便是那果园里一累累金灿的果实了。
大公桥码头是宜昌最大的桔市。蜜桔从江边一担担挑上来,码成一格格整齐的方块,散开一排排溜直的摊点,堆上一辆辆满载的货车。卖的,买的,看的,玩的,那色彩,那欢声,汇成一股庞大旋流。在桔市里挤一挤,做一回买者,或一个市场经济考察者,擦一身臭汗,闻一鼻清香。那桔香是无偿优惠,任你享受,任你带走一袖满怀。
踏着青石板,穿过成排桔摊,便挤进了“屈原桔市”。所谓“屈原桔市”,不过是一条几十来步的窄窄小巷,乌黑青石板,连通了江边与码头临街的广场。巷的窄,便有了人的拥挤,便有了繁华场面。下江边去的,自江上来的,皆行色匆匆,络绎不绝。若是一个清闲雅士,想在桔市里发一通屈子豪兴,稍有伫留和张望,免不了被猛撞一下,给你一个吃惊,弄不好还会脏了你笔挺西服和油亮皮鞋。你惊诧望去,原来是个满头大汗的山里汉子,或是红彤彤露着脸蛋的山村媳妇,担了满满一担蜜桔,喘着粗气,刚刚爬了几十级台阶从江边赶上来。“让开!让开!”担桔人一边嚷着一边插着人缝向前冲。心里纵是愤愤不悦,也不得不退却一边,不然再吃那一撞试试。这当然是特殊待遇,大多是沁人肺腑的桔香和那诚实温柔的微笑。
小巷有了桔市点缀,披了一层神秘色彩,尤其是那一挂挂彩色网袋。随着桔市繁荣,各种小商小贩应运而生,卖网袋的灵机一动,将网袋一律制成金黄或金红,那黄,黄的鲜艳,那红,红的耀眼。无论长途贩运司机,还是因差路过旅人,买那么几十上百斤蜜桔,用网袋一兜,远远望去,如金柱灿灿,如黄花艳艳。宜昌桔市,便是被这大大小小网袋编织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小旅馆没人住了,却成了蜜桔的天堂。一间间小店被长途商贩包揽下来,收购的蜜桔一筐筐倒进去,堆过了人头,红通通艳了整个房子。
出巷子沿石级下至江边,是一片广阔沙滩,金红的橘皮将江滩点缀得五彩斑斓,这里又是一番桔市场所。一些长途商贩已不满足码头上桔市的拥挤,以及二道贩子无休的唠叨,直接到江边轮渡口与过江桔农一次性成交。这无形打击了那些称霸本地的二道商贩。一个清泠的早晨,寒雾锁江,一群满担蜜桔匆匆上岸的桔农正热烈地与外地商贩交涉。一青年双手叉腰,抖瑟地观望这一热烈场面,“狂什么狂?等这些外码子一走,看你们这些土包子不求爹告奶找我才怪哩。”这是害怕还是嫉妒?桔农们的辛苦血汗钱是那样好榨的么?
要想尝得新鲜,不如径直到果园去。事实上,已有一些勇敢男儿,将一辆辆货车轰隆隆开过江去,开到了果园。一袋袋蜜桔将货车码的严严实实,打扮得红红艳艳,于是汽渡码头上,临江街道上,通往全国各地的省道国道上,便有了宜昌的喜庆色彩。然而也有部分桔农宁愿多挑几步山路,再花上一毛两毛的渡船钱,也不愿将一年的辛苦因这一时的偷闲而损失一些,于是便有了个体渡船的生意兴隆,渡运码头的拥挤、嘈杂和繁忙。
这便是宜昌桔市。宜昌,一个金秋的城市。
1987年11月记
2021年元月15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