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爱捉迷藏,想来自己还是一个捉迷藏高手,水平之高令小伙伴们佩服之至。
大约是在八九岁的时候,做作业之余,闲来无事,三五个小伙伴聚于一处,圈定玩迷藏的范围,首先玩金刚宝,输者被认定为第一个捉者,捉者走出藏的范围,背向大家或躲于看不见大家之处,其他小伙伴四散开来,各找各的藏身之处,捉者大声喊着:“能找了没有?”,藏者应着:“没有呢!”,如此五次三番,直至捉者不再应答,便开始行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像一个侦探查看着圈定的每一寸土地,来来去去的走动着,分析判断推理着:看有没有物品被移动过的痕迹,看有没有新的脚印,看蜘蛛网有没有被撕扯破,看有没有异常凸起或凹进去的迹象。一旦发现有异常之处,就如发现新大陆一般,奔赴而去,掀动外罩之物,若果真有人,则对视一番哈哈大笑,第一个被找到者便被确定为第二次的捉者。捉者继续寻找没有找到的人,直至找到最后一个为止。藏者需要屏住气息,收敛心性,心静如一,不能大口喘气,更不能发出笑声,否则捉者循声而来,功亏一篑。
总结藏的妙处:一定要认真观察周围的地势地形,要巧妙地利用周围的物品作为掩饰,一切物品为我所用,有树你就上,有坑你就钻,有物你就盖,要和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不折不扣的“变色龙”,你就会在捉迷藏游戏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常清晰的记得有一次,我把一捆玉米秆盖在自己的身上,原封不动地躺在路旁,小伙伴们来来去去走了几趟都没有发现,最后实在找不到,发出言语声明缴械投降,我才原形毕露无疑于众人面前,令捉者佩服之至了。
玩过一个大的“捉迷藏”游戏,几乎惊动了全家族的人。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本家的一个妹妹在路边玩耍,好玩恶作剧的我一下子把她推到了岸下,听着她哇哇的哭声,我才感到了害怕。急忙往家里跑去,毕竟干了坏事,又不敢回家,只好藏到了离家不远的麦田里。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蟋蟀在弹琴,油蛉在低唱,无边的孤独向我袭来,竟然有了害怕的感觉。母亲在大声的呼喊着我的名字,本家族的叔叔大伯哥哥们也在帮忙找着我,终于在晚饭半个小时后找到了我,母亲一把把我搂在怀里,泪水浸湿了我的脸颊。这是我迄今为止,玩过的最大的一个游戏,玩过的母亲最揪心的一个游戏。
这样的情景也应该是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吧!十多个小伙伴聚集在一起,首先还是玩竞猜的游戏,输者被另一个小伙伴蒙住眼睛,其他小伙伴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从他们面前经过,管蒙眼的小伙伴大声介绍着:数星星的过去了,推车子的过去了,担担子的过去了,骑毛驴的过去了,打针的过去了等等。最后一个人过去,蒙眼睛的手也松开了,这个小伙伴要猜是哪个小伙伴做的哪个动作,被猜者挤眉弄眼,猜者搜肠剐肚,始终不得要领,有三个机会,如果猜不到,则进行下一轮动作之行。如果猜到了,被猜到者便是下一轮被蒙住双眼,来猜做动作之人了。
又忆儿时捉迷藏,欢乐在心间,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