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老干妈,贴我满脸标签也没用

前一阵性格标签测试风靡于朋友圈的各个角落,很多人纷纷表示“好准”。暂且抛开它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这种“标签效应”恰恰表明每个个体都期望其他人对自我的认同。我们期望他人更了解自己,也期望自己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标签测试

“标签效应”是一种心理暗示,当我们被“贴上某种标签”时,就会自动向这个标签靠拢,这不只包括我们能够接受的正面标签,也包括难以接受的负面标签。

负面标签似乎更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比如富二代、官二代、网红、90后、80后等。这些标签代表一种群体,当我们听到这些标签时,脑海中会立即浮现蛮不讲理,嚣张跋扈的形象。

前一阵有一篇文章非常火叫《90后我为什么不聘用你》,纵观全文内容更多表达的是“我为什么不聘用你”,当加上90后这个标签时,这篇文章就更有指向性。90后带给人一种不负责任,自由享乐的形象,但并不是每个90后都是这样的。以偏概全,深化了各方矛盾。当90后去面试时就会被冠以自由散漫的第一印象,这种标签带来的主观臆断是绝对的偏见,而作为90后的我们,被质疑的心情难以言表。

由于标签效应,人们的思维往往先入为主,激发很多矛盾。在一些新闻实事的热评中,行为粗鄙的就是东北人,坑蒙拐骗的就是河南人,歧视外地人的就是上海人。可是作为东北人,我们很有礼貌;我遇见的河南朋友乐于助人;我认识的上海人非常热情。拒绝标签才会更客观地了解这个群体。

正面标签与鼓励机制有所关联,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但也存在弊端,那就是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很多家长和老师会因为孩子的个别表现贴上不同的标签,这不仅限制了孩子们的天性,也盲目定位了孩子们的发展方向。

无论是正面标签还是负面标签,当人们慢慢接受标签时,就会活成标签上的样子。所以不要随意给他人贴标签,也不要听信他人给予的标签,只有这样才能勇敢做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被他人误解,不要急着争辩,做好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与他人沟通,沟通才能让他人更了解你,而不是依靠所谓的标签测试来界定自我!

每个人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观察方向自然不同,我们没必要迎合他人而自乱阵脚。我又不是老干妈,贴我满脸标签也没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似水流年 赋予青春的痛, 是一种铭心刻骨。 就像回忆中童年的风筝, 线断了, 就注定向远方漂泊。 青春的勋章, 就...
    北冥妖妖阅读 281评论 0 1
  • 第一次听说赖声川先生,还是在郭敬明某部小说某个人物的毒舌中。 当时不了解,赖声川先生是一个相声剧作家。是个非常幽默...
    没事瞎写翰辰哥阅读 283评论 0 3
  • 草海初尝酃醁香,泸沽又赏桂花黄。 摩梭阿妹舞姿美,天府魏兄文笔强。 妙曲连环遏云彩,游人酣畅醉锅庄。 生如传舍心魔...
    cb0eb3d25744阅读 672评论 1 2
  • 这一年好多事没来得及做,好多事没做好。工作上感觉还是需要沉淀,项目经验以及沟通技巧,专业知识都急需加强。工作中资源...
    黄魏阅读 18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