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下午》一书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年轻时起,就过着不被看好的“任性”生活,完全拒绝旁人告诉的,你该做些什么,你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在作者的心里,没有该如何,只有我想如何。
作者也说到,当自己决意要一直任性下去时,也做好的最坏的打算,可能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至还会经常挨饿,睡觉只能睡火车站,可这些"最坏的结果"并没有让作者退缩,依然任性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活法。
作者舒国治说道:"做你自己,世界自然会供养你",最后的结果不仅不是曾经设想的凄惨生活反而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甚至有些沾沾自喜的骄傲,因为坚持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一路走来都是自己想走的路。
现在真正"任性"的人很少,任性不是任由自己的胡作非为,而是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真正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遵循它去做。
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被外界声音所干扰,坚持自己所想所做。也许有时都忘了我们在做着并非所愿的事时,那种压抑。似乎习惯了,就像一只被驯服的动物,看似日复一日的适应着,实则是麻木了。这种生活也伴随着随时崩塌的危险。
如书中所表达的,不任性的人,怎么能维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呢?他随时都在妥协,随时都在抑制自己,其不快或隐忍究竟能支撑多久?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中想走的路,只是鲜少有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坚持走下去。当我们发现自己依然有想要“任性”一次的冲动时,我们应该勇敢的去遵循它。这意味着我们还有热情,还有梦想,还有追求的欲望.还有生命的激情。
想要"任性",却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心中没有那份“任性”的坦然,自然会畏手畏脚。不害怕生活的因禁,却害怕冲出囚禁之后的未知,这就已经失去了任性的心性和气质,所以自觉得任性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当我们有怡然自得,泰然随性,洒脱的“任性”态度时,任性只不过是遵从了自我而得,这种任性是无所来缚。心无旁骛。
总以为生活没有选择,可当你大胆“任性”起来时,眼前的辽阔可能比你预想的更壮观更瑰丽。用纯粹而专注的心去走自己想走的路,生活终会对勇敢者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