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是这样的知识

想做知识管理,把“知识”驾驭好,就得摸清知识的特性,然后有的放矢。

第一,  知识具有“非物质性”。作为一种无形存在,知识没有实体,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闻不了。既然是一种无形存在,它就不具备有形存在的某些特征。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形存在有折损,使用得越多,折损越多。知识相反,越用越活,越用越贯通,越用越巩固。当能量折损到极致,有形实物会被“肉体“消灭,知识不会。知识会过时,但我们称之为“过时的知识”,而不会说知识“已死”。

第二,  物以稀为贵,知识也一样,对整个社会来说有价值高下之分。

当纸张作为知识的承载物出现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时,因为其昂贵造价,只有非常重要的知识才会被纸张记录。在现代网络社会,廉价的知识和信息触手可得,但贵重的知识往往搜不到,而是被个人,机构和组织隔在了高墙之内。

同任何商品一样,知识也追求经济效益。当我们花了大量功夫才获取宝贵的知识后,自然希望这些知识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比如制药公司投入上亿才研发出某种抗癌药。为了鼓励知识经济,确保收益与投入成正比,现代社会产生了“知识产权”,让宝贵而具有经济效益的知识有了主人。

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要强调“整个社会层面”的价值?这其实关系到后面讲到的第五个特性:情境和背景依赖性。 对全社会来说极有价值的知识,放到个体层面并非那么宝贵。

对自行车修理工老说,机械知识远比药品研发知识宝贵,因为他需要的是自行车修理这个场景下的知识。

第三,  知识具有复利和指数效应。

知识可以产生复利。A和B交换苹果,还是两个苹果,但A给B交换知识,会产生无数种可能的知识碰撞,使A和B的知识量同时增加。

第四,  知识具有动态性,迭代性。

知识有生命周期,虽然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知识周期各有长短,但知识会老化,会迭代。医学领域的知识隔几十年就要新陈代谢一大半。知识所蕴含的“事实”只是一个相对存在,“事实”会被瓦解,然后被新的事实替代。

第五,  知识具有情境和背景依赖性。

知识是活的,它仅仅依附于事物的前因后果(背景),前因后果赋予它意义,没有前因后果它只能是信息。

当一名新员工接受新人培训时,他往往懵逼得一脸无辜。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他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知识点本身只是一堆冷冰冰的事实。适应一段时间后,他就舒服多了,因为他找到了使用情境,也就是知识存在的背景,他知道这条知识用于报销,那条知识用于做报告…...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别人讲一百遍不如自己做一遍。自己做了,就懂了,也记住了,别人再重复也没用,因为自己做产生了知识赖以依存的背景和情境。

第六,  知识没有边界停止点。

正因为知识处于不停的动态迭代中,我们看不到知识的边界。知识浩瀚无边,我们只能永远走在求知的路上。

暂时想到这些,后续会写写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特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篇读后感。李娟的散文你应该会喜欢,朋友这样向我推荐,于是我先看了她的《冬牧场》,觉得很好,继而将她的一整套关...
    春芳色阅读 671评论 0 47
  • 他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孩子你无法分清他的性别冷漠的时候,他冻掉了所有人的鼻子逼着万物都搓着手说:“呵,好冷”其他三个姐...
    伯爵男主阅读 240评论 0 4
  • 1、找到 tomcat 中 bin 文件夹的位置 如 /Users/common/apache-tomcat-8....
    长脖子树阅读 2,592评论 0 0
  • 海子说:“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恩...
    天才减减阅读 3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