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三个小孩都是第一次去动物园玩,站在狮子前面时,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个孩子躲在妈妈身后,说我想回家。第二个孩子脸色发白,双腿颤抖着说,“我一点也不害怕”。第三个孩子恶狠狠地瞪着狮子,问妈妈“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
其实这三个孩子,都非常害怕,只不过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面对恐惧的时候,有的人躲闪,有的人用一个强大的面具防御,有的人把恐惧藏起来,假装不存在。
自卑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上却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孩子对自己深深的不认可。
他们或者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优秀,或者觉得拒绝别人非常困难,或者一直渴望别人的认可,或者过于喜欢表现自己,甚至,他们可能总是喜欢贬低别人,表现得傲慢和自负……
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在用行为,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和自卑。
谁都不想养出自卑的孩子,可一个自卑的孩子,大多与他背后的家庭有关。
比如就有这么一个女人,她是出了名的“凡尔赛”。她明明又漂亮,又有成功的事业,又有美满的家庭,但是她总说自己焦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
时间久了,身边的朋友总是调侃她:你每天让我们月入五千的人,安慰你这个月入3万的。其实,她并不是在炫耀,而是真的自卑。
别人觉得她漂亮,可她觉得自己120斤,已经算胖了。别人觉得她收入高,可是她总是羡慕年薪百万的人。别人觉得她家庭美满,可是她总嫌弃老公不如别人帅。
不管她有多优秀,她总是能找到一个比较对象,把自己打败。
有一次在聊天中,她提到自己的父母总是拿她跟别人比较。
小时候,她身边“别人家的孩子”太多了。学习成绩跟小明比,长相跟小丽比,做家务跟小兰比,勤俭节约跟小亮比。
所以,她一直在努力,希望可以超越那些孩子。但是不管她怎么努力,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多年后,她的确活成了无坚不摧的样子,各方面都要强,各方面都尽量做得更好。可是,她一点也不快乐。那一项项的成就,就像在昭告天下:你看我够优秀了吧。她自己内心的声音却在说:这些算什么。
比较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因为我们只了解自己,却并不了解对方。我们只能把对方想象得强大,自己则是永远技不如人。一个人如果一直都有不如别人的体验,那么他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攻击别人的能力和智力。
如果对方比自己厉害,那么他就会转向攻击自己。如果自己比别人厉害,他可能会短暂得到满足,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比较对象。
父母从小喜欢比较,孩子的一生都在寻找竞争对手。这场竞争中,不管他们输了还是赢了,最终的结果,都是输得一败涂地。因为竞争对手根本不存在,唯一的敌人,就是我们“弱小”的自己。
比较,就是你成功路上永远的假想敌。
当然,想要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其它原因,我们明天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