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组织机构,在进入稳定期后,所有的组织架构、包括价值网络、资源分配都已经固化,任何看起来不稳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创新都很难推行下去,这就是为什么 大公司们在外界聚变时反应缓慢的原因。
其实任何的战略,到了执行层面都会遇到挑战。但是跟常规战略相比,破坏性创新战略(蓝海战略)代表着对现状的重大变更,改变越大,阻力就越大。所以蓝海战略的推动,取决于企业能否以更低的成本将雷同的价值曲线变成另辟蹊径。
在推行蓝海战略时,企业内遇到的阻碍一般有四点:
参与者认知上的障碍;
资源不足障碍;
关键人士动力不足的障碍;
组织内政治斗争的障碍
认知障碍
在推动打破旧有认知的方案时,员工、包括高层甚至老板都会存在认知上的障碍。思维层面的扭转是很难的,很难想象或者意识不到,最后的结局就是继续固执的沿着旧思路决策。
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会拿出附带数据的报告,想借此来说服别人。但是抽象数据本身并不具有影响力,很容易被遗忘。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眼见为实,让关键人物亲身体验,把恶劣的结果直接拿给上司看,或者是直接安排跟用户见面,再没有比自己感受来的更有冲击力了。
资源障碍
所有公司都有资源的局限,尤其是推行创新策略时,变动越大,需要的资源就越多。但偏偏推行这类项目时,企业往往是谨慎的,因此这里又形成了一种悖论。
解决资源缺乏,并不一定是只有申请更多资源一条路可走。
首先对项目的资源做到合理调配,任何的企业/项目都有冷点和热点。冷点是分配了再多资源,业绩上也很难有大的增长。热点是只需要一点资源,就能很快的推动业绩。所以在资源分配时,重点分配给热点,从现有的冷点中也可以调拨过来一部分支持热点。
除了企业内部之外,在资源本身上也可以加一些利用。很多的企业在某方面上资源稀缺,有可能在另一方面资源又是富足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找到正好是相反的企业做资源置换。比如甲缺设备、办公空间富余,乙设备富余、空间稀缺时,甲和乙可以在资源上进行置换,最后双赢。
关键人物动力不足的障碍
要推行创新策略,首要先找到哪些是关键人物。比如能影响他人决策的任务、掌握关键资源的对象等。
找到关键人物后,就需要对关键人物进行鱼缸管理了。即将这类人物放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让所有人都看得到。而鱼缸管理必须要秉持包含所有人(所有关键人物)、公平、透明的原则。
简单栗子:某公司执行新策略时,将所有的大区经理作为关键人物。为此,每两周举行一次会议,所有大区经理必须全部参加(所有人),此外还有公司高层也会到场(聚光灯)。在会议上,每位大区经理汇报成果和问题,企业也会根据业绩对每位经理做出褒奖和批评(公平、透明)。
做到如上几点后,还需要做的就是任务微型化。一般企业改革,提出的都是一个大目标,在具体执行时,就需要对任务进行拆分或者描述,使该人物跟每个参与人员挂钩。
政治斗争的障碍
任何成熟组织内都会有政治斗争,既得利益会千方百计阻止创新策略的推进。
这时候,我们需要首先得找一位谋士帮助。此人在企业内部有极高的威望,而且也熟稔政治斗争。
有此人帮助后,我们需要提前知道在战略推进时,哪些人有可能会反对,哪些人会支持(有可能是内部,也有可能是外部)。有了这些信息后,要快速跟可能支持的群体结盟,让支持者发声,最后达成孤立反对者的目的。在做这些时,动作必须要快。
公平原则
创新战略执行过程中,最大的原则就是——公平。关于实现公平原则,又有三点:
邀请参与;
解释原委;
明确期望
即邀请所有人一起参与战略的制定,让所有人清楚背景和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委。最后让所有人都明白目标是什么?评判标准是什么?惩罚标准又是什么。
总结
认知、资源、动力包括政治斗争的障碍是企业在推出创新(蓝海)战略时,最需要注意的,而公平也是一直需要秉持的原则。
由上可见任何的创新战略在遇到大规模的挑战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盲目的发起大规模回应,而是节约资源,集中力量找出具有超凡影响力的因素并且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