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勇气—看《出走的决心》有感

利用周末闲暇时间看完了电影《出走的决心》,之前也是被原型苏敏的故事震撼才去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里我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也许是同为女性,所以情感的冲击还是蛮强烈的。

看完这部剧,我的脑海中第一反应出现的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剧中主角娜拉, 曾引起过太多人女性的思考与共鸣。剧中的娜拉,也是很多人的常态,当家庭面临困境时是娜拉借贷撑起了这个家,而丈夫知道借贷后,没有丝毫的感激娜拉, 反而指责,所以娜拉选择了离开,不再依附于这个家庭,也不再做丈夫的玩偶。剧中娜拉出走后就结束了,这是作家留给更多的人的思考。

鲁迅先生也曾发表演讲《娜拉走了以后怎样》,他推测了两种结局:一是回来,二是堕落。站在鲁迅先生当年的角度看,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也无非是这两个结果。而今天在看的话,也仍有现实意义,《玩偶之家》不是也在警示女性,要经济独立,要有一技之长吗?

回到电影《出走的决心》,剧中的李红这个角色,让人心疼,在看这剧时,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妈妈的影子,十几岁时候为了弟弟放弃了高考,这是一次无能为力的妥协;二十几岁为了摆脱原生家庭,选择了丈夫孙大勇,被丈夫贬低了大半辈子;想过离婚,但是带着女儿,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选择了妥协于现实;女儿长大了结婚了,总算可以放下了,可是又要帮着带孩子,一次次的放下了自己的事情,一次次的委屈自己。

一次次的退让,为他人考虑,让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幸好女儿共情了妈妈,帮着母亲走出了抑郁,李红学会了开车,女儿也帮着买了车,但是现实又让李红不得不再次为女儿考虑。女儿失业的那一段像极了母亲李红,所以在就业和母亲外出之间,女儿选择了让母亲留下来。全家人聚在一起,转正,升职,获得奖牌,唯有母亲在厨房忙碌着,欢乐是别人的,李红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她决定了出走,毅然走出家门,头也不回。

   

其中在加油站的的话值得深思:现在路是不是封着呢?总不会所有路都封着吧,山路野路,总有出路。这段看似无心的对话,却给了李红出路。后来证明,李红的离开,家里生活照旧,女儿工作稳定,孩子也长高了。所以说,继续等下去,李红永远走不出“围城”,永远没有出路。曾经被倒掉的辣椒酱,在直播间热卖,也为李红的上路赚足了勇气。

回头看看孙大勇,妻子离家三个月,唯一的一个电话是问妻子是不是用了他的ETC,那个抠门,一味的指责妻子的形象再次出现在频幕上。李红不仅扔掉了是卡,更是在扔的那一刻,丢掉了羁绊,获得了自由,也在路上看到了更好的自己。

周国平曾说:婚姻,应是一场共赢的合作关系。而合作关系的基础就是平等,在婚姻中,有的一开始就不平等;有的走着走着就偏离了平等的轨道。也许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让李红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最后的尊严也是自己争取来的。

作家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写到: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最后愿每个女性都有底气做自己,也有出走的勇气,赢得应有的尊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剧透严重,有意向观影且介意剧透的朋友请止步。 难得休假一天的老公,提议我们去看场电影。是很久没去影院坐下来看电影啦...
    NN行文阅读 361评论 1 13
  • 无意间看到了这个电影上映的消息,当初就想着这影片真的的确挺适合我的,准确来说是适合女性吧。 今日下午一人来到影院,...
    Hello花牛阅读 130评论 0 1
  • 【原创首发,转载请说明出处】 中秋节晚餐过于丰盛,一不小心就吃撑了。我叫上女儿陪我下楼散步,顺便欣赏一下传说中的超...
    冰蓝jiejie阅读 164评论 0 5
  • 一说起离家出走,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对原生家庭不满的孩子。他们宁愿在外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父母身边。...
    蚁民阅读 254评论 2 4
  • 电影看完,很压抑,也很释放。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英国的女作家有本书,叫做《自己的一间屋》,女性要解放女...
    筱贰_梁阅读 11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