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朋小四
公众号:杂思边界(ID:zsbj11)
大约在一个多月以前,抖音上突然火了一个在上海的叫沈巍的流浪汉
初闻此人,我对他也是十分好奇
一个有着超凡的精神追求的流浪汉,对于猎奇的人们,总会有种特别的吸引
不修边幅,却又金句频现
身体的落魄与灵魂的质朴这一巨大反差,让我对沈巍起了敬佩之心
不出意外,网上很快又出现了“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言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到如今百人围观的局面,闹剧也随之而来
有人认爹,有人求嫁,有人模仿……
为了成名,他们不择手段
1.
前面说到我对沈先生十分敬佩,原因无他,只因他以流浪汉的身份,做着许多平常人想做却没做的事,读书
读了很多的书
几乎在每一段与他有关的视频中,沈巍都会抱着一本书
他眯着眼睛引经据典,缓缓论道的时候,像极了“大师”
或者说与我们内心深处那种与世无争的大师形象十分契合
因此在他的每一个视频下,总会有人评价: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知识渊博的人,都是大师
沈先生在这方面更像是坐而论道者
一个有抱负的、有才华的、落魄的人
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个实干家
据他自己说,他是一个垃圾分类的拥护者
为此,他流浪街头26年,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垃圾分类
从这方面来说,他很了不起
2.
一个月前,沈巍一个人坐在街头,周遭十分冷清
视频中只有他和拍摄者
他在说,拍摄者在聆听
一个月后,沈巍被围在街头,身旁挤满了人
他在躲,身旁尽是喧闹
3.
现在人们喜欢用网红,就像以前我们喜欢用草根,其实两者差不太多
不过都是普通人变得没那么普通一点罢了
直播的出现,圆了许多平凡人成名的美梦
廉价又高效
如果能成功曝光在大众面前,收获合适的热度,成名不再是一种幻想
因此,一批又一批的网红被塑造出来
而那些没能成功跻身网红行列的人,想尽办法要往这里面钻
依附于那些新晋网红,蹭上一点热度,是一个便捷省事的办法
于是,网络上出现了诸如“泼墨画师”“书法大师”这类奇葩的“网红”
我原本以为这已经是丑陋的极限
但利益的诱惑,总让人沉沦,尊严开始变得廉价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人跪在地上,高呼沈巍为“爸爸”
看到这个视频我顿时感到毛骨悚然
这个人“病”得不轻
之后我又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这并不是个例
有女孩举着硬纸板,上书:沈巍我要嫁给你
有人专门从外地跑来送一面连沈巍名字都写错的锦旗
有人模仿沈巍流浪街头的行为,扒着垃圾桶找吃的
看到这里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病的不只是那个人,是这个社会里躲在黑暗角落里,准备不劳而获的垃圾们
他们像吸血虫一样,围绕在沈巍身旁,伺机从他身上吸取哪怕一丁点的鲜血
4.
在从前的视频中,不乏有沈巍的仰慕者
他们或送书,或送饭
换取与沈巍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探讨
目的单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个学生,他们提着一袋新书,送给沈巍
就因为沈巍提过一句:如果你们想帮我,那就送我几本书吧
但为什么到了这些成年人这里,仰慕变成了这般模样?
俨然马戏团里的小丑,但人家确是凭的本事吃饭
利益熏心,不知道形容的恰不恰当
成长啊,不该只成长了趋利的心
5.
被围观数日的沈先生也终于没法淡定的呆在街头
留下一张写有已离去字样的硬纸板,走了
网上有一些沈巍的近照,一改不修边幅的模样
有传言说他准备直播
也有说他走红的背后有团队在操纵
我更愿意相信他是被火的
也希望他能如他之前说的那般不慕名利
6.
我觉得沈巍像极了修行的人
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7.
从沈巍成名这段时间以来,他身边的环境变化
我看到这个社会上真的有人为着自己的信仰不断扑腾
他们不虚伪,活的太过真实
名利场是一个修罗场,可是再多的前车之鉴也止不住那些人躁动的心
前赴后继,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
并不高尚的信仰
8.
或许读到这里,你会对高尚这个词很鄙夷
从前我对高尚这个词的态度也不那么友好
觉得很虚伪
那时候读: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卑鄙和高尚间,我选择了卑鄙
时过境迁,今天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解读
社会的广泛认同,不应该是“卑鄙”
四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宁静与喧嚣,觉得这个社会很浮躁
四年后,这个社会依旧浮躁
并且浮躁的更甚,有的人开始贩卖尊严了
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现象
我们无力改变这种的行为,也没办法左右他们的思想
能做的,只有努力让自己不被影响
在小丑丛生的现代,我们仍旧能做个看表演的人
这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