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迎来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了,今天收到朋友的信息,问我,你带过那么多团队,而且很多跟过你的人至今都和你有很好的联系,你能和我分享,你是怎么管理他们的吗?
我没有思索的说,我没有管理,我只是感同身受。
如果我的下属是一位应届毕业生,当他入职的时候,我回想到我刚毕业的时候入职新公司,不懂人际关系,面对工作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开展计划,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这就是我对应届生新人的感同身受。
于是,我会为这样的新人设定跟班计划,我会注定参与询问和关心,给予他们最需要的。
而当我的组员里出现了宝妈,我更加知道她对时间和精力的要求有多高,要帮助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技能,不用担心因为生了孩子而被社会淘汰,更不希望她因为有了孩子就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想,这也是职场宝妈所需要的。
当然,能举的例子有很多。其实我想分享的管理也非常简单,给与对方真正需要的。
给予对方真正需要的,这句话里又隐含了两个基础条件:
一是,你说可以给予的也是利益所倡导的;
二是,你所给予的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什么意思呢?
先说第一个,你所给予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想要的很多,哪些我们可以给予?哪些我们无法给予?且不说是否符合大众价值观,在管理层面上,一定是依托业务和利润的。
如果对方希望给予的是与业务无关的,不好意思,还是给不了。比如我是做方便面业务的,你非要在我的业务里加上薯条,那不好意思,我给予不了。
同意,如果我的业务没有利润,我又拿什么给予呢?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还哪有闲心和经济给予?
所以呢,给予是真心的,但也是有基础条件的。不要觉得说了给予有舍条件很虚伪,其实先小人后君子才是正道。
那再说说第二个,你所给予的是对方真正需要的。这里面的关键是真正需要的。
比如我刚才举的宝妈的例子。很多职场宝妈在有了孩子以后就变得很纠结,很矛盾,总是觉得精力不够,一方面工作完成的没有以前出色,另一方面又觉得因为忙工作牺牲了对孩子的陪伴。
所以很多领导给予宝妈的支持是,给予她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甚至减少宝妈的工作量,以为这不就是宝妈的需要吗?还想有工作收入,还想有时间陪伴孩子。那对应的方式就是减少工作量和少承担责任,更多的陪伴孩子。
然后当我自己成为宝妈后,我发现这不是我的真正需要。我需要的不是减少工作和少承担责任,而恰恰相反,我需要的是和其他人甚至自己的原岗位承担一样的责任,甚至更大的责任,同样,我也不是要减少工作,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成绩。
而我纠结的,也不是时间和精力问题,而是个人发展与角色互换的平衡。我既要成为称职的妈妈,也不会以牺牲职场的发展作为代价,这才是我的真正需要。
当我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也仍旧以为这可能是我的个人信念,未必是他人的,甚至是少数的。但经过验证后反而证实,绝大多数职场宝妈是认可我的理解的。
于是在我的组员中出现宝妈后,我也同意感同身受。
那我给予的方式就是,帮助她快速提升工作技能,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工作。而我同时也会给予宝妈项目制的工作 ,这样的好处之一是,项目制工作有一定的时间弹性,方便宝妈自己掌握时间进度;另一个好处是,项目制能够让吃真正优秀的宝妈快速出圈,获得更多展示和升级的机会。
你看,这就是给予了她们真正需要的。
所以,如果你需要我分享什么管理模型之类的,我也可以给你,但是那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东西,管理的精髓在我看来,就是有条件的感同身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