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主题时评阅读

11月主题时评阅读:精神灿烂

一、阅读摘要

1、怎么把刑法课讲成“相声课”,请看罗老师(李洪兴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3月27日)

摘要: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2、每天一句“奥利给”,他的视频为何成为“打气池”杨翘 人民日报评2020年4月27日

摘要:他看似“癫狂”,实则是在用蓬勃的生命力对抗不幸的现实。用不加雕琢的视频给你带去积极、铿锵甚至粗暴的鼓励。

3、“小英夫妻”舞蹈魔性?让我们跳起生活的舞步 盛玉雷 人民日报评2020年6月9日

摘要:“小英夫妻”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让更多人发现,原来我们不光需要学着生活、扛起生活、努力生活,还能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回报生活。

4、单臂少年,把梦想狠狠投向篮筐吧!陈禹潜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6月8日

摘要:梦想的力量正在于此,像浪潮一样奔腾,如烈火一般燃烧,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5、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她靠什么做到的?桂从路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7月3日

摘要:从张桂梅身上能够看到,真心热爱教育事业、一心为学生着想,这是好老师的起码要求。

6、一把板凳,两亿观看,阿木爷爷为何海外走红?(杨翘楚 人民日报评论  2020年7月20日

摘要:在碎片化成为常态、注意力格外稀缺的今天,中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坚守常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7、对高分学考古指指点点的人,大概不懂得“梦想”(孙超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 8月5日

摘要: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8、《掬水月在手》: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周南 人民日报评论 2020年10月30日

摘要: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让叶嘉莹先生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9、上帝收回了他的手,作别属于马拉多纳的足球时代 (陈晨曦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11月26日)

摘要:马拉多纳,拥有让全球同行叹为观止的优秀技术,拥有出自潘帕斯高原的坚韧个性,将个人英雄主义在球场上释放到极致。

二、阅读正文

1、怎么把刑法课讲成“相声课”,请看罗老师(李洪兴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3月27日)

说到刑法学,很多人的反应是法律条文多、概念庞杂、课程枯燥等等。不过,在某互联网平台上,一位名叫罗翔的老师把刑法课讲成了“相声课”。不是因为他或者课程是个“笑话”,而是他用通俗、幽默、易懂的语言,让刑法课有了如相声一样的趣味,一时间收获万千粉丝。

我们先感受一下他讲课时用的案例:“偷毒品算盗窃吗”“养的狗咬了人,主人要坐牢么”“熊猫追杀你,能不能反杀”……这些看似狗血又新奇的问题,勾起了人们的兴趣,却又蕴含着法律知识。罗老师通过这样的案例,把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和人文关怀传递出来,让不少人惊呼“他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老师讲的不是法律,是道德,是人生”“我心中的法学前辈或许就是这样,一半是理性,一半是情怀”。

罗老师走红,热闹的是语言表达,深刻的是理念内涵。比如,他在辨析“小三索要精神损失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时,直言“法律要倡导良善的价值观”;通过电影《误杀》,讲解正当防卫、特殊防卫和事前故意的概念。可以说,他擅长的,其实是把幽默的语言、风趣的分析注入到法律案件中,用拉家常的姿态让人们感受法律背后的平等、真实、共情和理解。

课堂可以风趣,但态度必须端正。罗老师鲜明地说,“希望同学们以严肃的心态学习法律,而不要以娱乐恶搞的方式学习法律。”的确,无论是法学还是其他学科,在学习这件事上、在教育这件事上,都是严肃认真乃至神圣的。今天,当人们看到罗老师的趣味课程时,要获得的不只是一两个可以当作谈资的案例故事,而应是对法律的尊重、对人性的体悟、对他人的感情、对正义的弘扬。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趣解妙用创见。有人说,枯燥的课堂千篇一律,有趣的老师万里挑一。能不能让课堂成为吸引人的“磁场”,能不能让知识成为提升人的“引擎”,教学方式格外重要。有老师启发学生绘制“长江唐诗地图”“塞外唐诗地图”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人与诗意;有老师把高数与人生结合起来,把摆动数列没有极限的原因趣解为“它不坚守”,数学原理与人生哲理相得益彰……每一位有意思的老师,都是“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只有在知识海洋中丰富自己、在生活世界里细心观察、在课堂沃土里用心浇灌,才能面对渴望进步的学子时,在乐趣的环境中滋养出无限创意。

应该看到,“趣”是形式,“意”才是目的。知识的传递从来不是以好玩为终点,也不是比谁更有“笑果”,而是以真为基础,给知识的门外汉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这也提醒我们,在“互联网+教育”更加火热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老师会从课堂讲台走向直播平台,听讲者越多,知识普及责任越大,越要有谨慎姿态、负责状态,切莫因趣害意。趣是为了理解,教是为了不教,知识的大海就在那里,既然遇到了有意思的“摆渡人”,大家记得一定“冲鸭”!

让高数盛开诗意的一位老师曾写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人生,用有限把握无限,让瞬间化为永恒。”各位朋友,在大家的学习之路上,一定有一些印象至深、影响铭心的有趣瞬间,不妨给我们留言分享吧!

这正是:真佛只说家常话,师者应道入心言。

2、每天一句“奥利给”,他的视频为何成为“打气池”杨翘 人民日报评2020年4月27日

你或许没看过他严冬里跳入河水的“硬核”健身视频,你或许也没听过他诸如“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的正能量“演讲”,但你八成听过一句“奥利给”,听过央视主持人康辉用它给中国航天加油打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让“奥利给”火爆全网的网络主播“冬泳怪鸽”。

一个“怪”字让他迅速蹿红:倒锥子型的脸、魁梧的身材配上夸张的表情,出现在短视频中的他,要不就是坚持不懈地在冷水甚至泥塘里健身运动,要不就是在简陋的住所里捧着一碗称不上美餐的大枣小米水饭歌唱生活。无论主题是什么,他总会在最后说上一两句励志的话,再把“给力啊”倒过来,高呼一声“奥利给”。

有记忆点、有辨识度,是成为网红主播的标配。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这种表演夸张、自创词汇、插科打诨的素人主播委实不少。喜欢他的人说,怪鸽不怪,他只是一个活得潇洒的东北大叔,“一不缺德二不犯法”,用不加雕琢的视频给你带去积极、铿锵甚至粗暴的鼓励。也有人说,怪鸽的表演用力过猛、缺乏内涵,是不择手段博出位的典型。

事实上,博取一时关注不难,难的是获得众人尊重。有人考证,乐观的奥利给大叔背负着沉甸甸的担子,父亲年迈在床、弟弟身患残疾,四十多岁孤身一人的他看似“癫狂”,实则是在用蓬勃的生命力对抗不幸的现实。也因为如此,在视频弹幕和评论里许下心愿的,不少是正在复习考研的学子,或是准备面试的新人。面对人生的焦灼时刻,他们相聚于此、互相打气,与其说是许愿,毋宁说是在用主播一往无前的态度鼓励自己。

粗糙的拍摄手法、简单的内容设计并不妨碍欣赏,反而成为一些人喜爱的理由——镜头里传递出奋力前行的“勇气”,正得益于镜头外贴近生活的“地气”。在短视频江湖里,除去极少数人依靠低俗内容博取眼球外,相继崛起的高手往往能够触及受众最朴素的需求,他们是勇敢拥抱生活的主播,是带你感受美好的up主,也是在镜头前记录点滴的每一个人。

现代主义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说,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在今天,这个“未来”或许越来越清晰。2019年,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8.54亿,网络空间正在成为文化消费的主会场。同样是在去年,农村网民的规模达到2.25亿人,受益于手机硬件降价、短视频软件普及,曾经远离镜头的他们有了更加充分的机会记录生活、展示才艺。受众也不再只是单向地消费内容,一则视频的走红往往只是故事的开始。以奥利给大叔为例,喜欢他的网友将一则则独立的片段以剪辑、拼接的方式,再加工、再创造,成就一个又一个广泛传播的“网络梗”。因而,曾经一个人的创作,得以延伸扩展,聚合着更多的智慧,浓缩着更多的努力。

时代之音如同一场交响乐,它离不开经典文化代表的主旋律,同样少不了普通人创作的和弦与变奏。从这个意义上讲,冒着生活热气、不乏泥土芬芳的互联网作品,不仅是寄寓生活理想的许愿池,更应成为安放理想生活的玫瑰园。

这正是:

面对苦难不要怕,高呼一声奥利给。

外人不解其中意,视频背后留智慧。

3、“小英夫妻”舞蹈魔性?让我们跳起生活的舞步 盛玉雷 人民日报评2020年6月9日

最近这段时间,一对来自浙江温州的农民夫妇不经意间走红。在他们发布的一个视频里,50岁的范得多和45岁的彭小英从一栋农村两层旧民房走出,向大家简单招手致意后,伴着《渴望》的节奏跳起欢快的舞步。据统计,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6000万,网友留言10万多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在网上,素人跳舞的视频数不胜数,他俩凭什么能火?用网友的话来说,因为他们让观众“重新相信了爱情、重新相信了生活。”不信你瞧,统一整齐的步伐、干净利索的动作、热情洋溢的笑容,举手投足都是生活的模样,眉目神情都是幸福的味道。既不浮夸,也不卖弄;既有兴趣,又有乐趣,鲜活与真实构成了他们最直接的感染力。正如有人感慨:“简简单单、开开心心、幸幸福福,是很多人想要却没有的。”

生活是本厚厚的书,有人匆匆翻页,有人却反复咀嚼。在“小英夫妻”娴熟的舞步中,我们看到老奶奶梳头的姿态,捕捉到村子里鸭走路、田地上蛇昂头的模样,意识到挑着扁担下田的辛苦,领略到风儿轻拂田间的恬淡……这哪里是精心编排的舞蹈,分明是寻常农家的日子。事实上,他们是顶着日头、扛着锄头的农民,是踱着碎步、跳着鬼步的舞者,也是热爱生活、拥抱世界的普通人。循着他们跳脱的步伐,沿着他们眼角的余光,观众蓦然发现,原来日复一日的生活,竟然如歌也如舞、似画也似诗。

当然,生活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据报道,“小英夫妻”的跳舞生涯,开始于治疗丈夫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留下的后遗症。妻子小英这样解释跳舞的初衷:“目的就是要激发出丈夫对生活的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苦涩无奈到乐观开朗,从愁眉苦脸到爱说爱笑,这是一路走来饱尝辛酸的生活之舞,也是通向未来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舞。正因如此,夫妻俩在舞蹈中特意设计了一个“再见”的动作,意为以前的一切都经过了,自己、丈夫、全家要和过去的酸甜苦辣通通挥手告别。

不可否认,“小英夫妻”的舞蹈在专业人士那里或许拿不到高分,但却在网友那里得到了高赞。发自内心的开心做不了假,简单质朴的快乐骗不了人。相比单纯的乐趣,现在的不少人走得太快、忙得太累、索要太多。呆久了钢筋水泥的森林,熟悉了互相隔开的格子,在重叠的流水线上做着重复的动作,在准点的地铁上赶着准确的日程……我们距离“诗意栖居”越来越远,甚至连“开怀大笑”都变得稀缺。“小英夫妻”的珍贵之处,就在于让更多人发现,原来我们不光需要学着生活、扛起生活、努力生活,还能享受生活、品味生活、回报生活。由此更能理解,网友点赞李子柒田园牧歌的“仙气”,也认可“小英夫妻”田间地头的“土气”。与其说他们带给网友的是一种感动,是关于乡村原貌的深情呈现,不如说是一种触动,是对生活本质的深邃思考,对万千可能的无限向往。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正如《渴望》的歌声中所传递的那样,小英夫妻的身躯还在舞动,日子一切照旧。正如夫妻俩所言:“有活干,有舞跳,一切足够美好。”这是他们的生活,何尝不是我们的生活?

这正是:

悲欢离合,都曾有过。

上下求索,生活如常。

4、单臂少年,把梦想狠狠投向篮筐吧!陈禹潜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6月8日

最近,一则视频在网上走红。篮球场上,一名单臂少年和一位健全的成年篮球运动员“1V1”,单臂少年毫不露怯,体前变向、胯下运球、转身虚晃,潇洒地赢下了三个回合的比拼,让现场观众沸腾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现场观众记住了他的英姿,无数网友感动于他的故事。原来,这个名字叫做张家城的单臂少年,是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5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前臂,但他从接触篮球开始,就树立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目标:登上职业篮球的赛场。短短两年时间的练习,他的篮球技术突飞猛进,单手操作就能让大部分篮球爱好者自叹弗如。

凭借“单手之力”,张家城推开了自己的梦想之门。视频走红之后,美国NBA球星斯蒂芬·库里特意录制视频鼓励,“继续努力吧!别让任何人对你说不行!”;中国男篮球员易建联在看到张家城的表现后心生感慨:“心,永远都会是身体里最强壮的部位。”就在不久前,张家城一家被邀请来到宏远篮球训练馆参观,主教练杜峰不吝赞美之词,希望他能坚持下去,享受篮球带来的快乐。

众所周知,篮球是一项讲究技术运用、充满身体对抗的体育运动。赛场上的每一个高光时刻,都需要赛场外日积月累的汗水浇灌。在狭窄的空间反复训练,两年里打坏了3个篮球,穿破了7双球鞋……从“不可能”到“可能”,张家城需要付出的汗水要比常人多得多。在谈到自己的表现时,这个性格并不张扬的孩子表情变得坚毅,“我不肯定在打篮球上我是否会比别人更有天赋,但我想努力去证明,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至于我的右手,我选择(打球时)忘记它。

有人说,篮球是他的全部。其实,这句话不完整也不准确。据报道,张家城除了努力地练习篮球,平日里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还担任了所在班级的班长。有网友看到他的故事后表示:“这样的阳光少年,带给了我阳光。”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张家城和普通孩子的人生一样精彩。正因如此,与其说篮球巨星的认可,让他距离自己的篮球梦想更近一步,倒不如说在篮球上的收获,让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当然,也不是没有担忧。在一片赞叹声之余,有篮球专业人士对张家城的篮球生涯并不看好,因为残疾人篮球运动项目里面没有单臂篮球,要和完全健全的人对抗又会成为这个小伙子追梦路上的一大障碍。但是,谁又有权利定义一个孩子的无限未来呢?被称为“史上最励志篮球运动员”的加曼尼·斯万森,身高只有1.35米,却能凭借出色的球技轻松挑战近2米的对手。梦想的力量正在于此,像浪潮一样奔腾,如烈火一般燃烧,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由此而言,对关心张家城的人们来说,感慨奇迹,还应在意孩子一路走来刻苦的痕迹、努力的心迹;鼓励梦想,更要拓宽孩子未来成长的道路、人生的可能。篮球为张家城的人生点亮了一束光,但还有无数的精彩等待着他去探索、去拼搏。此时此刻,正如张家城父亲的语重心长:希望大家默默关注和支持他,希望他的生活不要因为人们的过度关注而被打乱。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和家城一样,千千万万被他感动的人也在向自己的美好生活进发。明天,咱们也一起加油。

这正是:

拒绝仰望矢追梦,无憾人生在沸腾。

5、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她靠什么做到的?桂从路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7月3日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有关教育的讨论总能引发社会关注。最近,不少媒体对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女校长让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感动无数网友。今晚,我们就从这件事情聊起。

为什么63岁的张桂梅一再引发社会关注、受到网友赞誉?固然因为她创办的女高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一份难得的坚守,是“命运”这个词汇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这既体现在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身上,她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成长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但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得以改变命运。当然也体现在张桂梅自己身上,18岁从东北到云南支边的她或许想象不到,她的一生会经历如此多挫折和磨难,却在大山深处书写了人生价值。

十几年前,在贫困山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有多难?为这个近乎疯狂的梦想,张桂梅四处奔走筹集办学经费,正如她所说“像乞丐一样”满大城市四处化缘,甚至被人骂“戴个眼镜出来骗钱花”。后来,在政府帮助下建成了女子高中,但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很多老师都打了退堂鼓,提出辞职。最后留下来的只有8位老师,其中有6名党员,华坪女高的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对此,张桂梅说:“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她领着6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可没有钱买党旗,就在教学楼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我们宣誓,没宣誓完,全哭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硬是把女子高中的一本上线率拉到了全市第一,让孩子们考上了浙大、厦大、武大等名校。正如张桂梅所说:“我们这几乎是用命换来的。”

教育改变命运,这并非一句大话空话。在许多地方,正是无数像张桂梅这样的老师,默默耕耘三尺讲台,用知识灌溉孩子的心灵,用行动带来孩子的命运改变。“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小诗唱出乌蒙山区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对未来的渴望。而在大凉山的深度贫困地区,从部队退役的谢彬蓉支教11学期,帮助7名学生升入初中,在思想封闭的当地创造了“奇迹”。且不论在欠发达地区,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意义,单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来说,教育不仅帮助我们摆脱物质上的匮乏、思想上的贫瘠,也带给人们与时代对话、不被时代抛弃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桂梅们改变一代人的命运,毫不夸张。

我们常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互联网无远弗届、远程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国家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的今天,农村地区的教育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更为便利,但依然呼唤“好老师”,依然需要“好老师”。这是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立德树人的工作,缺少了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课堂就容易失去温度,也就难以让教育真正滋润到每一个心灵。

对“好老师”的追求始终如一,但如何才能称得上“好老师”,需要在当下重申。“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先贤给出的评价标准,体现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传统;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强调老师肩负培养下一代的责任;人们用“春蚕”“蜡烛”“园丁”来比喻老师,体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伦理。时代变迁赋予了老师更多的内涵、更多的期待,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好老师”的形象或许更加清晰。从张桂梅身上能够看到,真心热爱教育事业、一心为学生着想,这是好老师的起码要求。

我救了一代人,只要她们过得比我好就足够了”,张桂梅这句话戳中很多人的泪点。一代人比一代人更好,这个朴素的希望是一个老师的自白,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而在教育的田野上,种子一旦埋下,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它破土发芽、开花结果。

这正是:

苔花如米小,清风送雨来;

唯有多用情,涓滴助盛开。

6、一把板凳,两亿观看,阿木爷爷为何海外走红?(杨翘楚 人民日报评论  2020年7月20日

最近一位名叫“阿木爷爷”的木匠师傅在海内外视频平台上走红。一顶草帽,一张亲切的笑脸,一双布满皱纹的手,他用榫接卯和的方式造出爱心锁、世博会中国馆模型甚至溪涧上的木拱桥,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老匠人。

不同于许多短视频的酷炫,将榫卯运于股掌之间的阿木爷爷朴实而充满净气。全程不讲一句话、不着一滴胶、不落一根钉,仅在木头上“左1”“右2”做好标记后,胸有丘壑地用普通刀锯切削组合,便能将构件镶嵌成一件件手工作品,俘获观众们的心。

有的人从中温习着童心,为小孙子打造一把“鲁班凳”,直让人想起儿时和爷爷一起做手工的简单快乐;有的人从中感受到耐心,42根榫卯棱、27道锁,一样一样从零开始,组装成惟妙惟肖的建筑模型;还有人从中品咂到匠心,传承2600多年的榫卯工艺,在这个制图软件代替尺笔、3D打印免去亲为之苦的时代里,闪耀着手工的魅力与智慧的坚守。

越是在快节奏的喧嚣中,专注、克制甚至不事声张的匠人越有魅力。从在故宫修文物的老师傅,到被戏称为“专门发明无用之物”的手工耿,再到今天获得2亿多次海外播放量的木匠爷爷,他们兀自钻研着自己的兴趣、打磨着自己的手艺,最终穿破圈层,成为全网明星。这当中除了互联网的赋能,除了些许幸运,更折射着后工业时代观众返璞归真的共同心理。

有趣的是,这几位中国匠人在国外的名气甚至比在国内大。有人说,西方国家推崇亲绘蓝图、自己动手的“车库文化”,东洋美学讲究专注一事、“一生悬命”的“职人哲学”,都与中国的工匠若合符契。还有人说,相比于需要特定语境才能理解的歌曲、戏剧,字幕不多、旁白寥寥的匠人视频,能够直击心灵,无惧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实际上,心无旁骛的匠人能够走红,背后的精神中外相通。美国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将这种精神归结为一种朴素的冲动:一心一意地将手头工作做到最好。是这种精神让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惟妙惟肖,让“都云作者痴”的《红楼梦》成为传世经典,留下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也是这种精神让蒸气化为动能,让石油涌出海底,让晶圆磨为芯片,一次次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滴水穿石地追求完美,不仅是处事之法,更是为人之道。十几岁开始给老师傅打下手,动手更动脑的持续积累,让阿木爷爷在晚年收获百万粉丝;钳工宁允展辞去班长坚守一线,只为确保0.05毫米的车轮研磨空间,为京沪高铁保驾护航;深宫高墙、刀笔玉石的沈伟,作为三代单传的故宫摹印传人,耐得毕生寂寞只为修好文物……在碎片化成为常态、注意力格外稀缺的今天,中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坚守常能触动我们的心弦。

越是发达的社会,劳动越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不仅是因为世界在劳动中被改造,更是因为劳动本身便是对人的涵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静心、专注的匠人,值得我们格外尊敬,凝神、笃志的匠心,理应获得更多的弘扬。

这正是: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有恒者不声张,功成时美名扬。

7、对高分学考古指指点点的人,大概不懂得“梦想”(孙超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 8月5日

近日,湖南耒阳的农家女孩钟芳蓉火了。父母外出打工7年,作为留守女孩的她早早自立自强,在高考中考出了文科全省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并报考北京大学。按理说,这样的高分,专业还不是随便挑?但钟芳蓉偏偏选择了相对冷门的考古专业。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支持她的选择,有人认为她应该选择更热门的专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历经近百年风雨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中国近代考古学教育的发源地。这里群星璀璨,马衡、苏秉琦、宿白、邹衡、严文明、李伯谦……哪一个不是学术大家?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到商周考古,哪一项重大考古工程少了北大考古人的身影?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学生,向往这样的学术圣地,年纪轻轻的钟芳蓉眼光独到。

但“吃瓜群众”不这么看。他们算着毕业生平均年薪,盯着“风口”上的专业。有的推荐多重背景、交叉学科,有的鼓励当“斜杠青年”、跨界达人,也有不少“过来人”现身说法、积极“劝退”,一言以蔽之,事事以经济理性为考量、以显达于世为坐标。

在泥沙俱下的评论中,一些人并未触及自己日常经验之外的世界,试图用自己的经验之谈甚至一厢情愿对钟芳蓉指指点点。可是他们忘记了,在每一个稚嫩心灵的天平上,还有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梦想。

“不忘初心,做胸怀天下的新青年。”这是被称作“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写给钟芳蓉的寄语。

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这是钟芳蓉给樊锦诗回信中的一句话。

一位挥别校园献身敦煌近一个甲子的“老北大”,和一位即将踏入燕园大门的“新北大”隔空对话,讲述着关于心灵和梦想的故事。更有很多考古科研院所在微博上与钟芳蓉互动并送来书本和纪念品。有网友感慨:难道,这就是梦想相互激荡的感觉?

十八九岁的年龄,正是“做梦”的时候。年轻人对于梦想,常常有两种不切实际的姿态。有时是只盯着白月光、红玫瑰,却看不到现实的荆棘。一旦受挫,有的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沦为市侩主义的俗人,将精致利己作为人生准则。

其实,梦想有时是稚嫩的。学考古先要学什么,又分哪些方向?热爱历史的钟芳蓉未必一一知晓。想要登堂入室,与前辈看齐,想必还要经历一番试炼。

梦想有时也经不起考验。选择太多,诱惑太多,困难也太多。不是谁都可以坚守斗室几十年,冷板凳上读古书。也不是谁都可以上山下海,一铲一锹觅踪迹。更何况长安居,大不易。在现实压力下中途退出的,并不鲜见,这也让人们对钟芳蓉坚守梦想有了一份期待。

对于许许多多在为是否要坚守梦想而苦恼的人来说,因为钟芳蓉选专业这件“小事”引发的大讨论,或许正是重新审视梦想的机会。

审视梦想,或许可以通过读书。在这最无忧无虑的假期,读一读前辈推荐的书,读那些比高中教材探微钩玄的大书。当然,读完之后,收获的或许不光是欣喜,还有严谨带来的枯燥以及专业门槛带来的阅读挫败。

审视梦想,或许可以多去壮游,结交同好,体味人间。社会也是一个大学,知人论世,人情练达,皆是文章。几十年前走出湘西的沈从文也曾从市井、船夫、行伍中收获精神养分。当然,体验之后,收获的或许不光是对未来的期盼,可能还多了一丝丝焦虑?这样的体验太正常不过。或许,正是这样,审视之于人生才具有意义。

在送给钟芳蓉的书中,有一本樊锦诗的传记,名字就叫《我心归处是敦煌》。没错,樊锦诗在敦煌,守护了一辈子的梦想,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但是真正读过这本书的人会知道,故事还有另外一面。初到敦煌,樊锦诗的“幻想在现实中苏醒”,少年时代的美丽梦想一度破灭。她也曾想过放弃和逃离。但是,在对时代重任与个人梦想的反复审视中,她最终选择了留下,从此越发坚定,把自己的一辈子都交给了敦煌。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同样,在触碰了梦想的荆棘后,依然选择梦想,那么这样的抉择必定会伴随一生,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认识,对艰难和诱惑都已有所提防、有所“免疫”,这会比仅凭一腔热血的人更加坚定地一往无前。我们尊重钟芳蓉的选择,哪怕她未来会发生改变,甚至会选择放弃。毕竟,外界的关注和讨论,不应该成为一个人人生之路上的限制。但无论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审视梦想,以积极的行动迎接梦想,或许更能找到让自己无怨无悔的选择。

这正是应了苏东坡的那句词:“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8、《掬水月在手》: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周南 人民日报评论 2020年10月30日

喜爱古诗词的人,可能都听过这个名字——叶嘉莹。这位“诗词的女儿”,一生读诗、释诗、写诗、讲诗,与诗歌结下百年情缘。最近,一部关于叶嘉莹先生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通过银幕光影,我们得以更近距离地走进这位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去感受其跌宕起伏却写满诗意、历尽劫波而冰心犹存的一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古诗词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叶嘉莹先生身上,或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叶先生诗心早慧,但却一世多艰,遍尝生死不能相见、故土不能相还的寥心荼苦。是诗歌如日月光华,照亮了她所有绝望与灰暗的时刻,渡她走过生命的长河。在故土沦陷之时,她写下“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的国败之哀;在女儿遭遇意外的时刻,她用“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书写锥心之痛;漂泊海外时,她解杜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以浇胸中思乡块垒;面对并不美满的婚姻,她引王安石诗句“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与自己和解、也宽容丈夫……那些与生命相融合的感发,那些以诗词为舟楫的依托,让她免于“在苦难中被磨碎”,也塑造了她一生的温润沉静、坚韧持守。所以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当然,对叶嘉莹先生而言,诗词并不只是爱好、是慰籍,更是理想、是信仰。所以她用尽一生研究古典诗词,更希望在自己亲身体会到了古典诗词美好、高洁的世界后,能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并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目的”。所以她屡次说如果不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说出来,就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所以她在晚年奉献自己一切的心血,只为“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她给幼儿园的孩子讲诗,告诉初学诗歌的小男孩,“‘诗’就是心在走路”;她坚守讲台70载,“阐说精妙,启发无穷”,留下“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佳话;她启发普通人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告诉他们判断诗词好坏的标准,引领读者体味“兴发感动”的力量……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让叶嘉莹先生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为什么让更多人走进诗歌是如此重要?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栖息地,而诗歌里正有慰藉人生的精神给养。当你通过诗歌,与千百年前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那些古典诗歌中蕴含的审美趣味,那些涌动着的生生不已的精神力量、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心诗意,就能给予我们抵御琐碎庸常的美好和希望,就能让我们在人生风雨袭来时获取勇气和力量。闻一多先生曾指出,“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当我们看到流水线上的工人“劳者歌其事”、写下动人的诗篇,当看到走南闯北、日晒雨淋的快递小哥,时刻把《唐诗三百首》放进行囊,当看到农民大姐以诗词为精神良药,走过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我们就更能体味叶先生“用诗词感发人心”的苦心,也更能明白诗词之于人生的意义。

今天我们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在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里,蓄积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让更多人从一首诗、一阕词、一篇文章中汲取文化养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成为更多人生命的指路明灯,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这正是:

踏遍坎坷尝苦辛,未应磨染是诗心。

9、上帝收回了他的手,作别属于马拉多纳的足球时代 (陈晨曦 人民日报评论2020年11月26日)

对于中国球迷而言,普斯卡什像未曾谋面的传说,贝利是一段黑白影像的传奇,而马拉多纳,是足球世界第一位活生生的英雄。当地时间25日中午,一代球王马拉多纳因突发心脏骤停去世,全世界的球迷为之惋惜,共同追忆他的传奇以及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马拉多纳。

得益于电视的普及,1986年和1990年两届世界杯,无数中国球迷在荧屏前见证了一位1米65的小个子在球场上超凡的表演。人们脑海中总能浮现起1986年阿根廷夺冠后,马拉多纳光着上身在更衣室挥舞着球衣,并不停高喊“Argentina,Argentina”;也不会忘记1990年决赛失利,他眼含热泪拒绝与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握手的悲情一幕。当然也包括4年后,他因尿检结果呈阳性而告别世界杯,电视台专门为他制作了MV,用“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中”的歌为之作别。

现在,球迷真的失去了他,很多中国球迷也为之泪目。犹记得1996年,已近职业生涯暮年的马拉多纳随阿根廷博卡青年队访华。在北京和成都,座无虚席的体育场里,中国球迷在现场看到了他的表演。此外,“老马”还在北京逛故宫,在成都蹬三轮,让人看到他的平易近人。2012年,马拉多纳最后一次访问中国,他再度提起,中国足球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青少年的热爱,足够有信心的球员才能组建一支强大的球队。因为马拉多纳,因为足球合作,远隔万里的两个国家及其球迷形成了更加亲密的联系。

马拉多纳的一张照片,相信有让很多球迷记忆犹新:面对6名眼神肃杀的防守队员,得球的阿根廷队球员留给世界一个10号的背影。绿茵赛场,舍我其谁。球场上的马拉多纳永远不会循规蹈矩。用一人之力击破整道防线是他的拿手好戏,但不同于其他突破大师的以快制胜、闪转腾挪、乘虚而入,马拉多纳的选择大都是正面硬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无人可挡。

这就是马拉多纳,拥有让全球同行叹为观止的优秀技术,拥有出自潘帕斯高原的坚韧个性,将个人英雄主义在球场上释放到极致。他的光芒过后,球场上仍有群星闪耀,但随着足球世界逐步走向工业化和体系化,靠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超级英雄恐将难得一见。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马拉多纳的告别,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就像光明与黑暗并存,球场之外,马拉多纳展现了他的另外一面。多数了解马拉多纳的人,都从耳闻“球王”称号开始,然后一边从经典回放中看他在绿茵场上令人目不转睛的表演,一边听闻他在生活中的各种荒唐事。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很多阿根廷人总是宽容这个并不完美的偶像。也许,因为他不只是足球明星,还用自己的励志岁月鼓舞着,除了球迷之外的那些在生活中奋争的草根人群。这种宽容,很难区分是因为足球让人们原谅了马拉多纳,还是因为他是马拉多纳——那个斗士,那个激情无限、狂傲不羁但却无比真实的人。这就是马拉多纳,让人爱恨交加、欲罢不能。

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各国球迷,大多都已人近中年。就像在中超赛场里,大部分球迷都贴着“70后”和“80后”的标签。足球,在这个年龄段引起了更多共鸣。马拉多纳已经不止是球场上的偶像,或许,球迷们在他身上寄托着自己的青春时代和美好回忆。

马拉多纳曾说:“如果我死去,我想来世再做球员,我想再做马拉多纳。我是一个给了人们快乐的球员,对于我来说,这已足够。”有人问他:“如果在自己墓碑上刻一句话,你会说什么?”马拉多纳回答:“感谢你,足球。足球给予我最大的快乐和自由,就像我用双手触碰到蓝天。

现在,球迷心中的“足球之神”离开了,感谢马拉多纳在球场上所做的一切。

这正是: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青春永不回,世间无球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