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平凡的金句

在老家呆得久之后,人和心都会慢下来,渐渐与这慢节奏的环境融为一体,近几天我也可以做到早上5:30起床了。让自己在清晨与鸟儿一同苏醒,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这两天的晚霞特别好看,前天还下着雨,淅淅沥沥,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第二天早上雨停了,空气无比清新。我与老妹早起打了八段锦,发现自己最近太疏于运动,身体都有点僵硬了。打完后身体舒畅很多。

上午跟老同学小文通话,他在参加梁晓声的讲座。我听到也很想去,不过为时已晚,只好作罢。心想,家乡虽是五线小城,但文化一点不输大城市。一样常常有名家被请到家乡来分享,传播,近距离接触,向名家学习。小文说他下午有个讲座,分享学习《道德经》的体会。不能不说,我这老同学就是一活动家,为提高家乡人的文化基础不懈努力着,最早下乡扶贫,最早成立琅琅读书会,从每个字的读音开始,从说好普通话着手,一点点教,一点点影响渗透,如今在长治文化圈,小文坚持做公益也是小有名气,很有号召力。

下午四点,去听了小文与大家分享自己学习《道德经》的体会,非常接地气。为了传播道德经,他开了直播间,吸引了爱好者一起来分享。他没把自己当主播,而是将自己放在一个托举者的位置,始终想着如何做好这件事,如何能成就每个愿意走进直播间的人。他愿意为大家搭台,愿意为大家服务,他的热情感染大家,身上透着一种邻家大哥的亲切感。

小文在最后分享他对“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理解。我在想,人有时了解自己是很难的,于是,我也借机会分享了我的看法,同时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也算是个头脑风暴吧。我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好人,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什么?”这引起了在座听众的思考,有的说好人就是做个有道德底线的人,有人又反驳说,每个人对底线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从资深教育人的角度也分享了我的观点,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尽管在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常常有背后说人道人,评价人的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角度不同,认识就会不一样。尤其做为教育者,就不能存在强烈的分别心,这个孩子好,那个孩子有问题,而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向好是人的本能,没有人不愿做好人。很多恶都是人为逼出来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需每日常思己过,勿论他人是非。

《道德经》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也告诉我们,天下无所谓美丑,也无所谓善恶,只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接纳,不评判,不比较,那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安稳的存在。现代社会,太多人自己没做好,却要求别人做好。放自己的事不做,成天管别人的事。这样,生活一定会乱,会没有秩序,而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要求自己,想想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能做些什么?而不去强求别人,这世界是不是会和谐很多,太平很多。对自我生命的认识也会随之提高。

小文在分享时说:我知道每一天都是我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我要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我想这就是生命在场,活在当下的力量。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金句要用一生去践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