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基础知识

1. 寄存器,是CPU中可以存储数据的器件,一个CPU中有多个寄存器,例如:AX,BX....等。

2. 汇编语言有以下3类指令组成

    (1)汇编指令:机器码的助记符,有对应的机器码

    (2)伪指令:没有对应的机器码,有编译器执行,计算机并不执行

    (3)其他符号:如 “+”、“-”、“*”、“/”等,由编译器识别,没有对应的机器码

3. 计算机的最小信息单位是bit (一个二进制位) ,8个bit组成一个Byte (字节),计算机存储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Byte,即8个二进制位,存储器的容量是以字节为最小单位来计算的。

4. CPU要想进行数据的读写,必须和外部芯片进行以下3类信息交互

    (1)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

    (2)器件的选择,读或写的命令(控制信息)

    (3)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

5. CPU是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存储器单元的,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N,这样的CPU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另一方面说,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都处于一个统一的逻辑存储器(内存地址空间)中,它的容量受CPU寻址能力的限制

6. CPU与内存或其他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数据总线来进行的,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例如: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传送一个8位二进制数据即一个字节)

7. 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总线来进行的,有多少根控制总线,就意味着CPU提供了对外部器件的多少种控制,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

8. CPU引出的3种总线的宽度标志了这个CPU的不同方面的性能

     (1)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2)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与其他器件进行数据传送时的一次数据传送量

     (3)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系统中其他器件的控制能力

9. 存储器芯片从物理连接上是独立的、不同的器件,从读写上分为两类

     (1)随机存储器(RAM)

     (2)只读存储器(ROM)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