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蓝色天空
校对:桂香
编辑:杨荷 桂香
这学期以来,孩子至少有三次未经我同意就使用我的电脑。我曾明确告诉他,使用电脑前必须征得我的同意。然而,前天我又一次发现他私自使用了电脑,心中不免有些不满。我找到孩子,询问他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提议打四个手板作为惩罚。于是,我让他拿来戒尺,执行了惩罚。孩子哭得很伤心,我当时没有过多指责他,但内心确实有些生气。我问他是否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他回答说知道了,以后如果私自使用,就要打六个手板。
昨天下午回家后,我发现电脑再次被他动用了。失望和不满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我把孩子叫到身边,惩戒了六个手板。孩子依旧哭得很伤心。看到他这样,我内心感到迷茫。为什么我反复强调要经过我的同意才能使用电脑,孩子却总是做不到呢?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
在晨读会上,我倾诉了自己的困惑。知暖姐和我一起探讨了我的需求,发现我渴望得到尊重和清晰的沟通,尤其是尊重的需求尚未被满足。而孩子使用我的电脑,则是为了满足他放松、探索和成长的需求。
为了帮助我更好地与孩子沟通,知暖姐扮演了孩子的角色,与我进行对话。这次交流让我有了新的思考。于是,当孩子晚上回家时,我与他进行了复盘。
我问孩子:“宝贝,为什么你总是不经过我的同意就使用我的电脑呢?其实妈妈知道你想通过电脑放松一下找到乐趣。关于这一点,妈妈是可以支持你的。我只是对你不经我同意就动我的电脑感到不满,因为我觉得没有得到尊重。”
孩子告诉我,他害怕被我拒绝,被拒绝后会感到难过、失望和沮丧,甚至甚至会怀疑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我告诉他:“其实,用电脑妈妈是可以支持你的。”孩子也表达出,如果与妈妈沟通,可能会限制使用时间。我回应道:“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使用时间。”“那你需要多久时间来放松一下呢?”我问道。孩子回答:“半个小时。”我表示:“半个小时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到时间的时候,你要关掉电脑,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孩子也向我表达了想法,说会尽可能把作业做完之后,再和我沟通使用电脑的事情。我回应道:“这样做挺好的呀。只要你是合理的需要,妈妈都愿意给到你支持。妈妈只是希望你能跟我沟通好,可以吗?那以后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孩子说:“知道了,以后要和妈妈沟通好这个事儿。”
今天晚上的沟通还是比较愉快的,我俩都比较放松。事后,我把复盘的情况告知了知暖姐。知暖姐为我感到高兴,并告诉我可以和孩子击个掌,这样能强化孩子的约定意识。同时,她也提醒我注意用词,比如“一而再,再而三”是一个评判的词眼,这种词儿可能在对方的角度来说听着很不舒服。可以用观察式的表达,比如说:“这两天你有两次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使用了我的电脑。”
知暖姐的回复又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