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因为想做时间的主人,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充实、快乐。
目的:形成自己时间管理的办法并付诸实践;形成自己的时间管理的知识体系,能够做出分享,影响别人;能够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案。
该怎么学?学什么?
阅读为主,从书籍开始,边阅读边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对一个领域不熟悉的时候,不要急着看文章,从看书开始,形成对一件事物的整体认识)【方法:书籍、知网、知乎、简书】
我的书单:《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番茄工作法图解》《把时间当作朋友》《时间,会用才会身价翻倍》《80/20法则》《小强升职记》《奇特的一生》《时间心理学》 《吃掉那只青蛙》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印象笔记》 《精力管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边阅读边实践,并记录自己的过程感悟,每周总结。
时间观念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对时间感知分为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积极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时间观、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未来时间观和超未来时间观。并开发了具体的量表进行测量,量表的网址是:http://www.thetimeparadox.com/【我的理解:时间观念通俗的说是指我们如何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本书中从心理实验、现实案例解释了不同时间观的表现,以及时间观念对生活、身心健康、金钱、幸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掌握我的时间,需要重塑心理时钟,一是调节未来时间观念的比重,二是调节现在时间观念的强度,三是改变消极的过去时间观念。快乐的动力源于重构过去,诠释现在,构造未来。
自我评估:消极过去的时间观念比积极过去多一些,未来时间观比重大一些,经常忽略现在时间的享受。 改正策略:通过提醒自己改变对过去消极事件的看法、多想过去温暖的事情,重构过去,形成积极的过去时间观;过好现在,经营好爱情、友情、亲情,做到延迟满足,学习,提升能力,为美好未来奋斗。
时间感知
《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对时间的精细记录,记录每个事件所用时间,并进行周总结、年总结;写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它解决了我一个问题:预估的时间总差太远。其实最主要的是自己并没有对自己时间的使用有个清晰的认知,不是凭能力写任务,二是根据任务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这样记录时间我感觉到压迫感,太麻烦?这种压迫感或许并不来自于记录时间这件事情,而是源于跳出舒适圈(对时间浑浑噩噩)的紧迫。这么精细的记录不浪费时间嘛?精细的记录能够提升我们的效率,让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一天完成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也是一种监督。其所节约的时间远多于记录所用时间。
时间管理从时间认知开始,用爱时间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都用再来哪里?以及完成一个项目投入的时间,并进行反思总结。
延长时间
一是延长寿命,让自己多活几年。管住嘴、迈开腿,学习必备的营养学知识,让自己吃的有营养;养成运动的习惯,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早睡早起,睡够,睡觉的时间7-8小时不能缩减,还要保证睡眠质量;规律的生活作息。
二是充分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如何利用?
三是专注,提高效率。提升专注的方法:在工作时间把手机等无关东西放得远一些,也可以借助番茄TODO等专注APP(有过一定作用,不过更喜欢远离手机);冥想,在特定时间点进行冥想,养成冥想的习惯。
时间管理原则
时间管理的精髓是:如何分辨轻重缓急与培养组织能力;要事第一【设置好自己的目标,根据目标对事务进行选择】
时间管理的核心是维持产出和产能的平衡【农夫与鹅的故事,好的身体、好的精力、好的状态是高效利用时间、高产出的前提】
时间管理方法的标准:和谐一致(欲望与自制、角色和目标、工作重点和计划);平衡功能(能够扮演好生活的不同角色);围绕中心(七天各有不同的优先目标,七天目标相呼应。不要就日程表订优先顺序,应就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来安排事例);以人为本(日程表的目的在于协助工作,而不是为进行落后的工作而产生内疚);灵活变通;便于携带
个人管理方法的标准:一致、平衡、有重心、重人性、能变通、携带方便
个人管理的四个步骤:(个人宣言)确定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逐日调整
个人目标管理: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联、有期限
计划管理的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反馈
GTD原则
收集:把任务从大脑理清出来,形成待办列表
整理:整理待办任务,分类任务
组织:下一步行动,形成项目、等待处理、将来处理
回顾:按日回顾、周回顾、月回顾来总结GTD系统
执行:根据时间、经历以及重要性选择清单事情做
时间管理步骤
第一,计划(短期+长期)。根据总的方向,确定一周的任务。为了平衡好生活,可以列出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角色列出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做的事情。
第二,选择,设置目标。确定每一个角色下,最需要、最重要的要事,设置下周目标。目标遵循SMART原则,
第三,安排进度。把选择的事情安排具体的时间,以此做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第四,执行,每日更新。根据突发情况进行更新。具体到每天的活动,可以根据1、2、3对事情排序,但是排序的前提清楚各项事务与自己使命、生活平衡的关系。日程安排:任务内容+目标要求+时间要求+顺序,
第五,复盘。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清单,了解自己的时间消耗,并进行总结、反馈。
第六,系统利用时间的边角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