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到了,想了想与爸爸相处的片段,好像从未对他说过任何煽情的话。
青春叛逆期时,我跟父母的矛盾尤其激烈,我像一只刺猬,但是这个刺不是伸向陌生人,而是父母。
每次犯错,妈妈先是对我责骂,然后拿起身边最近的东西打我。年少嘴硬,就算流泪也不承认自己有错,爸爸就在旁边。我祈祷他能在旁边劝住妈妈,为我说几句好话,但是他什么都没做,只是在旁边站着叹气。打骂并未让我学会他们口中的正确,反而让我越来越叛逆。
我恨他,比起打我的妈妈,我更恨沉默的爸爸。我用尽力气在墙上最不起眼的角落划着他的名字,好像就能划破他的皮肤,最绝望的时候我还想过自杀来摆脱这种亲情的维系。
他要我学习再努力努力,我不以为意,比你成绩好就行了,你连高中都没上,还说我?每当这时,爸爸就会走到阳台上,点支烟沉默地看着窗外,我暗自窃喜,被我说对了吧!
那个时候我觉得让他无话可说就是胜利。
成年后,没有了打骂,但有了无法修补的裂痕。我跟父母的相处方式一直很别扭,太过亲近、太过疏远都不适合我们。
我还是会跟爸爸争吵,但是每一次都是他主动“示好”,他见不得我不开心。
大学我考到北京后,他一个人带着礼物和特产,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找到曾经的战友联络感情,带我与他们挨个认识。
长期离家,我也开始想家,我教给爸爸如何使用微信,我们开始通过视频聊天。
爸爸真的很容易满足。
我给他买的衣服,他向别人炫耀好久。
我淘汰的旧电子产品,爸爸一直用到现在。
我给他买的按摩毯,他天天都在上面踩个过瘾。
我给他下载的几首歌曲,他能跟着音乐哼几个月。
全家微信抢红包,爸爸抢到个一分一毛都能哈哈大笑。
我在家做的饭,就算没有盐味他也会说好吃然后全部吃光。
我一度认为爸爸无所不能,跟他一起出门,我可以完全不用带脑子。有他在,怕黑的我从未独自走过夜路。
我理所当然得当个小公主,但是哪有什么理所当然呢?
暑期在外省参加实践,接到了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她一直抽泣,断断续续地我才知道爸爸做了手术。等我赶回家后,发现他的头发全没了。
妈妈后来偷偷告诉我,手术后爸爸身体一直不好,头发越来越白,站在街上有比他年纪大的人问路,居然喊他大哥,于是他就把头发全都剃了。
我工作之后,奶奶爷爷接连去世,老家讲究入土为安,爸爸守灵几天几夜没有合眼。我担心他的身体,他应了一声又接着去忙。那段时间,爸爸虽然一如既往的沉默,但是我能感觉他的伤心。
我很难过,原来爸爸并不像表面那么强大,他也有害怕的东西,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曾跟妈妈聊过,为什么她是师范毕业,却看中了又穷又没文化的爸爸。妈妈反问我,你爸爸对你不好,还是对我对长辈不好呢?
是啊,爸爸真的没什么缺点!
他不爱喝酒,不爱应酬,把闲暇时间都留给家人。
他会花好几天时间亲自做一个三角铁,只是为了我一个可有可无的音乐作业。
他会骑着自行车,去三条街之外的点心铺只买我跟妈妈爱吃的小点心。
他的手指粗糙,却有着高超的刀工和烹饪水平,他变着花样的做饭,各个菜系都有心得,他做的大锅菜我可以连着吃一个星期,还不腻味。
他喜欢花草,常常手指沾满泥土地对着陶盆鼓捣半天。那些花草我都叫不出名字,他却总是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
他还独创了一种字体,遒美潇洒,小时候成绩单上的家长签字,我都屁颠屁颠主动找他去签。
他很爱抽烟,那是他沉默下的唯一发泄方式。每当遇到什么烦恼,抽几根烟就解决了。但为了身体,他戒了几十年的烟瘾,我曾一直认为爸爸做不到,但是,他比我想象的要勇敢。
他什么都没教我,却教了我很多。
都说字如其人,爸爸虽不如很多人文化水平高,但有着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气度。
他是最热爱生活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活的更加肆意。
爸爸曾经在三军仪仗队当过兵,那是他这辈子最光荣的事情,严肃内敛是他的军人本色,也是我们之间争执的导火索。
过年的时候,朋友圈里都在炫父母给的红包,看着满屏的“666元”、“888元”图片,我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拿给爸爸看,他什么都没说,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我迫不及待的打开,才66元。
我对爸爸的小气行为很失望,可是每次我离家上火车的时候,他都会拿出几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塞给我,然后反复叮嘱我别怕花钱,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有时候在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爸爸会趁我不注意时给我拍几张照片,每次都被我发现,问他原因,他沉默。
直到我无意间看见他的屏保是我的照片。他怕我拒绝,所以从未主动开口要过照片。他想留着照片,想我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所以就偷偷给我拍照,只不过他不会关掉闪光灯。
昨天游泳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小女孩奶声奶气的跟一位年轻母亲控诉:“妈妈,我再也不想跟爸爸玩了,他刚才把我的游泳圈抢跑了。”
我想起小时候跟爸爸去人造浪池玩耍的情景,一个大浪过来,他把我推了过去,然后我就没用得哭了。
我跟大多数女生一样,都期待着温暖的大白出现。其实大白一直在身边,他就是爸爸,在我年少的时候默默守护着,在我成长的时候时时费心着,在我长大的时候静静陪伴着。
虽然我前面有大浪,但我的身后是爸爸呀!
电影《千里走单骑》里也有一位沉默的父亲。
有一对日本父子,父亲高田为与儿子建一关系不好一直感到非常遗憾。为了达成绝症儿子的心愿,他只身一人远赴云南,拍摄建一喜欢的傩戏“千里走单骑”。
面对李加民的直白,高田的沉默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声哭泣,当中喊出自己心里的话,这也是一种幸福,如果能有这样的勇气,我和建一之间也不会如此了。”
在云南行的过程中,高田理解了建一坚持的孤独。待他返回监狱的路上,却得知了儿子健一去世的噩耗,并且得知在临终之前健一原谅了自己。
儿子临终前对父亲进行了最后的告白:
“我确实喜欢面具戏,那是因为我发现了,隐藏在面具下的真正面孔就是我自己,欢笑的背后,我在咬牙忍耐着,悲愤起舞的同时,我却在伤心的流泪。这就是我心里的感受。某一个唱段对我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应该要摘下面具。我等您尽快回来,爸爸。我想用真正的面孔和您说话。我不想带着面具面对爸爸。”
可惜,高田没有亲耳听到。
对于爸爸,我是恨过他的。
我恨他为什么不是腰缠万贯,让我含着金汤匙出生。我恨他为什么老拿古板思想束缚我,妈妈打骂我的时候不站在我这边。
这种想法让我对爸爸误会很久。我并没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我的出生和长大就是他们对我最大的爱。他们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被温柔对待过,打骂的表面下隐藏着父母对我深深的期望。
后来我也是有恨的。我恨他为什么所有压力和痛苦都放在心里,在最亲近的家人面前也不表现出来。我恨他为什么年纪大了却比年轻人还卖力工作。我恨他身体不舒服不早点说,进了医院做了手术还对我和妈妈微笑如初。
他的沉默源于他深沉热烈的感情,父爱如山,才沉默久远。
我也想用真正的面孔和爸爸说话,没有揶揄,没有攻击,没有逃避。
爸爸,您辛苦了!爸爸,谢谢您!爸爸,我爱您!以后,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