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他让人的自我被肯定、被尊重,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进取心。领导看见员工的努力,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老师看见学生的努力或点滴的进步,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但我们不一定人人能够看见他人的付出、努力或进步。也许这看不见是因为我们把标准定的太高,总觉得他人都做的不够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也或许我们太过功利,觉得眼前的人所做的不能为我们带来名或利的收益;再或许我们让生活的其他忙碌蒙蔽了双眼,总是粗略地面对他人的一切,缺乏对个体细微的独特的洞察力。
而看不见他人的付出,其实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看不见他人的付出,面对他人的劳作或服务,只是一味地享受索取,甚至于挑剔,势必社会人际关系不好;在家庭中看不见他人的付出,势必影响家庭的和谐和睦。倘若你再是个行业或群体的引领者,师傅,老师等等,看不见他人在为工作、为学习而在付出自己的努力,或者只看见了那么少数几个而忽略大多数,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或者是低情商的表现。且容易滋生一个现象,被看见的少数几个可能越来越优秀,也可能越来越自大,大多数不被看见的就会躺平、消极、颓废,失去努力上进的动力,除非那些目标特别明确,自律性特别强的除外。
所以,我们需时时保持眼睛的明亮和内心的澄澈,工作之余、生活之际,多去观察、去发现、去体察、去看见,观察他人的情绪、动向,发现他人细微之处的变化,体察他人内心的善良美好的地方,看见他人的付出和努力,然后不吝啬自我的表扬或肯定,让美的语言激发美的德行,让正向的看见或评价激发正向的力量。让美的德行和正向的力量有生存的土壤,有蔓延的空间。
作为一个教师,我常常警醒自我要看见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在小练笔中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自己的心声或认识,并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话语;在课堂上看见坐得好、认真听、笔记认真工整的学生,竖个大拇指、点点头或直接点名表扬一下;测试后及时对比学生此前的成绩或状态或书写,给予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颗糖果等的奖励,微不足道而又十分有效十分重要,那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会感知到,那明亮的眼睛也能看得到,心里眼里有没有学生,看没看见学生,学生都是有认知、有感觉的。他/她一定对老师的亲近程度,课堂表现,作业书写或小练笔表达中体现出来,常常让我欣喜,让我惊异,让我有继续下去并想要做得更好的力量。才发现,老师和学生是需要相互滋养的。
让自己拥有看见的能力吧,一切美好都会在看见中潜滋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