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课程要点
所谓心智模式,它就像人脑中的一段类似于电脑的自动程序。因为这段自动程序编完以后,当你输入电脑的信息后,经过自动程序的处理,它输出的信息跟输入的时候是长得不一样的。所以这段自动程序就被我们认为是默认的人脑中的思维模式。
那心智模式有两种,一种叫个人心智模式,也就是说,个人默认的思维方式。再一种叫组织心智,也就是组织默认的思维模式。
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各不相同的个体的心智,它们会变成统一的组织心智?任何组织都会组织文化。同时它们也有一堆规则,也就是所谓的流程制度,还有整个组织平时的经验回馈。然后在这一切行进过程中,这些组织又会形成约定俗成。这些所有的东西,最后就帮助林林总总那些长得不一样的个体心智,变成统一的组织心智。
好了,到这里,我们可以给组织心智来定义一下基本概念。组织心智就是组织整体默认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沟通成本。那它坏处是什么?通向变革之路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组织心智。 那我们要了解一个要点,也就是一个组织,它的创始人的个人心智往往会影响最终的组织的心智。
那组织心智的底层逻辑是哪里来的?事实上,它来自于人类的大脑,占体重的2%,但它要消耗身体,是20%的能源。所以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化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支出。梅迪纳曾经在他的《让大脑自由》这本书里提到,人类大脑设计,它本质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真理。 所以我们人,本质上是求存,而不是求真。
心智模式是怎么产生的?考夫曼他有一个叫OADI循环。其实就是见、解、思、行四个字的英文首字母。我们来看,通常我们人是怎么样决定自己的行动的?
首先看到一个东西,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理解,就会对应于看到的东西,做出下一步该怎么行动的计划、方法,最后付诸于行动。这样一个循环经过多次以后,如果它是有效的、成功的,它就会慢慢把它固化下来。这些方法叫经验归纳法。归纳出来有效以后,我到今后,我可以把其中怎么样分析,怎么样去决定下面做什么事,把这两步省掉了。这样我们的思维是不是变得更快、更有效率?
这时候,我们要问这个问题:这些经验归纳法有效吗?其实人类99%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归纳法之上的。所以这种方法极其有效。但是,它有一个成功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未来和过去是一样的。未来跟过去真的会一样吗?
整个组织心智就像一把双刃剑,组织心智是决定组织能否跨越非连续性的一个要素。但是这把双刃剑,它在连续性的时候往往是高效、迅速、大概率的正确。但一旦进入非连续性的时期,它就会展现出盲目、迟钝、不知所措。我们怎么样来解决组织心智的问题,然后让我们可以成功地跨越非连续性的鸿沟?
【应用场景】
我们来看一下应用场景。我们来解剖一个组织,看它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看它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是不是对行业能够看得清,看得远,同时对整个行业的商业规律有足够的认识。再一个维度来看这个组织,它本身是不是愿意接纳变革?根据这两个维度,我们就会出来这样四个象限。
首先来看,领导看得见,组织愿意变的,它自然是模范组织。那站在它的对面的,那种所谓叫混吃等死型组织。
我们再来看组织愿意变,但是它的领导可能对新的东西不一定看得见。那种组织叫认知遮蔽型组织。最后还有一种组织,它的领导可能看得见,但是它的组织因为待得太舒服了,不愿意变。这种组织,我们叫价值网依赖型组织。那我们接下来重点讲这两种组织。一个叫认知遮蔽型组织,一个叫价值网依赖型组织。
【认知遮蔽型组织】
首先先看认知遮蔽型组织。
创始人的个人心智往往会影响组织心智。独立小机构,它并不代表我们的新的业务一定可以成功。因为它有两条边界,第一个是你独立小机构的领导人必须自己能看得见,或者你自己看不见,你要能授权,让懂的人,让看得见的人来带领。
我们的程序也就是我们的组织心智,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刷新。那怎么刷新?首先第一件事,要刷新的是领导人的心智。其次,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刷新我们的组织心智。
第一个维度叫刷文化。刷文化这个维度,我们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平时倡导团队学习吗?第二个,我们的团队是有多样性吗?第三个,我们平时鼓励创新吗?鼓励容错吗?
第二个叫刷组织,当我们建立新的业务形态,希望创新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建立独立小机构?然后这个独立小机构是懂的人在管吗?整个的独立小机构新团队中,那是老的员工多,还是新的员工多?
第三步我们是要刷决策。当我们做业务决定的时候,有没有通路去倾听市场的声音?我们的组织里面是不是鼓励批判性的意见?可以站在我们的决策对立面。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整个这个组织的领导会说“我错了”这三个字吗?这三部曲是我们认知遮蔽型组织来刷新自己,跨过变革的鸿沟最好的一种方法。
【价值网依赖型企业】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种类型的组织。那种组织的名字叫价值网依赖型组织。价值网依赖型组织,它有一个特点,是领导有的时候还能看得见,但是组织又不太容易变。
第一曲线有个特点叫两点三段。第一段叫初创期,第二段叫成长期,第三段叫衰退期。那事实上,整个第一曲线的成长期还可以再一分为二。因为在整个成长期,它中间有一个叫增长拐点。增长拐点把整个成长期又分成成长期和成熟期。
而价值网依赖型组织往往发展的阶段就在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程中。它有一个特点可以总结,叫外面风景美如画,宅在家里不象话。待在这个区域的组织因为之前有过成功的经历,它的整个业务状态比较舒服,所以它不太愿意去跨过非连续性鸿沟,去跑到第二曲线上面去。这就是价值网依赖型的组织。
那成熟期最大的组织问题又是什么?那时候组织心智的问题叫组织熵增。我们简单讲一下,什么叫组织熵增。首先来看一下什么叫熵增。熵增是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它讲的是任何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面的任何事物,必然会从有序到无序,最后到死亡。这世间万物都是这样。
那反映在企业组织里,你的企业一定会跑到一个极限点,然后走向衰败。我们用王东岳先生的话来说,他说任何商业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变得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并最终走向死亡。
所以组织熵增是一个很可怕的事。但组织熵增有解药吗?事实上也是有的。1977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普利高津曾经提出了一个可以反熵增的方法,叫耗散结构。
所谓耗散结构有三个要点,一个叫开放,一个叫非平衡,再一个叫耗散。
【课程总结】
我们再来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点什么。
首先我们看,心智模式就像电脑的自动程序,因为它已经编好了,所以你输入了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自动处理,会变成另外一样东西。
我们同时也知道心智模式是怎么来的,它是用经验归纳法。用经验归纳法,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外部条件变了,那个归纳法就不一定有效。就像心智模式,外部条件变化了,程序没有变的话,那个时候就不能适应。所以我们的程序,我们的心智模式需要不断地定时地进行刷新。
看到不同的组织心智,我们可以划分不同的组织类型。主要有四种组织类型,其中有两种组织类型,我们要想办法可以帮助它,可以改善自己的组织心智。那一种叫认知遮蔽型组织。另外一种叫价值网依赖型组织。
认知遮蔽型组织,我们可以用组织心智刷新的三部曲,就是刷文化、刷组织和刷决策。那对于价值网依赖型组织,我们用的方法是反熵增,就是开放、非平衡、耗散。
第二部分
贵司在组织心智分类中属于哪一类?请阐明原因。你身边还观察到其他类型的组织吗?
我们公司是一个生产型企业,而且所在的行业正进入衰退期。公司的实际客户已经不是最终用户,而是地方政府,为地方政府做GDP,靠地方政府补贴来盈利。虽然老板也期望在人力密集行业能赚到一丝微薄的利润,但公司明显已经陷入了对地方政府的依赖。贪大求全,做大营业额,当地方政府做GDP,成为公司的核心目标。对地方政府的价值网依赖,导致了组织求变的欲望很低,组织已经不愿意变了。目前的工厂虽然是老板的第2个公司,但是把老板的资金全部陷入其中。公司在盈亏平衡点来回摇摆,老板急于救急,基本无心系统学习,更别说现在的互联网创新思路。我多次建议他:少看公众号,多系统学习。甚至转发一些我觉得公司用得着的混沌大学的课程,他根本不看。他现在已经是完全看不见外面的风云变幻。所以说我们公司是混吃等死型组织。我自己在翅膀没有练强大之前,继续在公司里面,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公司现在淘汰我,或者我未来淘汰公司,这都是顺其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