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需要看缘分,某本你怎么也读不不进的书,暂时放在一边,也许某个时刻机缘到了你就畅通无阻了。香道老师推荐的这套艺术丛书已经买来一年了,今天才读完丛书的第一本,用时不过半小时,顺畅无比,酣畅淋漓。跑了那么多美术馆和博物馆,今天终于对山水画有了理论上的了解。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很兴奋的事。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一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佐证。创作中国画,不仅要懂得技巧范式笔墨,更要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色,中国绘画之道。中国绘画兼有技与道的辩证。
中国古代画论不仅涉及方方面面的绘画技巧等艺术实践问题,也传递着古代先贤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和美学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与民族文化同步,并且纪录了民族的审美经验和理想。
中国画追求平和、雅致和诗意。她兼收并蓄,但始终坚持为我所用的原则。在创新中不断迈向新的艺术高度。
《山水诀》
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绘画是对自然的模仿。中国山水画咫尺之间绘千里江山,实在是壮阔非凡!光这一点就引以为豪的了。)
初铺水际,忌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连绵之道。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忌浮泛,莫作连绵之道。我自己的理解是追求山水画之真的同时,在绘画中也要体现人的品。)
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泛舟楫之桥梁,且宜高耸;著渔人之钓艇,低乃无妨。(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泉不乱流,这体现的是儒家的中正之思想吗?至少泉不乱流有一种深刻的美感。如君子雅士,高山仰止。)
悬崖险峻之间,好安怪木;峭壁巉岩之处,莫可通途。远岫与云容交接,遥天共水色交光。山钩锁处,沿流最出其中;路接危时,栈道可安于此。(遥天共水色交光,壮哉美哉!)
平地楼台,偏宜高柳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远景烟笼,深岩云锁。酒旗则当路高悬,客帆宜遇水低挂。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迸。(平地高楼,便宜高柳人家,实在深得矛盾之妙处。远山须要低排,近树惟宜拔进。体现了绘画对品格的表达。无一处不是言语和境界。)
手亲笔砚之馀,有时游戏三昧。岁月遥永,颇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学者还从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老祖宗的大智慧都包含于此了。)
塔顶参天,不须见殿,似有似无,或上或下。芳堆土埠,半露檐廒;草舍芦亭,略呈樯柠。山分八面,石有三方。闲云切忌芝草样,人物不过一寸许,松柏上现二尺长。(闲云切忌芝草样,人物不过一寸许,这都是山水画的要诀,是该牢记在心的。)
王维以前之画多论人物,故多注重于气韵生动。王维后至宋初之画多论山水,故多注重于经营位置。苏轼以后,始推阐画理,元人注重画意,元明以来始在山水画上讲气韵生动。
《山水论》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
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道者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依此者粗知之仿佛也。
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小置。有路处则林木,岸绝处则古渡,水断处则烟树,水阔处则征帆,林密处居舍。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制香讲求君臣佐使,在绘画中也一样讲求主次分明,朝揖威仪,多则乱,少则慢,讲究的还是方正中庸和谐。要有清朗的气象,讲求精气神。)
凡画林木,远者疏平,近者高密,有叶者枝嫩柔,无叶者枝硬劲。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土上者根长而茎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一笔一画皆是情语。)
有雨不分天地,不辨东西。有风无雨,只看树枝。有雨无风,树头低压,行人伞笠,渔父蓑衣。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霏微,山添翠润,日近斜晖。
早景则千山欲晓,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红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晨昏气象个有不同。)
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清。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霁,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四时之景不同,而画法亦各有千秋,个性分明,绝不拖泥带水。)
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谓名手之画山水也。
“诚以山水画以咫尺之图,写百千之景,非布置安适即不成画,而其布置之方法,固须兼顾远近高低疏密春秋朝暮晴雨种种,罗列而说,尤为不易。”
明天开始阅读第二本,幸甚至哉,歌以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