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为啥从孔子开始?

大家知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倡“有教无类”,意思是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过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了平民,因此他是伟大的教育家。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以往好好的“贵族独享教育”的格局,孔子为什么要打破它呢?

你看,当时正值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各方霸主连年征战,天下大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贵族和豪门阶层,在战乱的影响下,就会失去原来的地位,不得已“从上层社会流动到下层社会”。

而这一流动不得了。虽然一些贵族和豪门没有以往世袭的那种优待了,但是毕竟读过书,受过教育。那现在因为战乱落到社会下层了,会怎么办?自然而然,把教育的特质也一并带到了社会下层。

就拿孔子本身说,他祖上本就是宋国的贵族。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免宋国战乱而逃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大概在孔子20岁时时候,他与一般贵族后代一样,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种种问题,也经常思考和发表一些政见。所以渐渐有了些名气,开始步入仕途。但是仕途并不特别顺,官至鲁国大司寇后,也就终止了。于是孔子带领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但未遂人愿,后回到鲁国患病而死,终年73岁。在此期间,孔子创办了私学,倡导“仁义礼智信”。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了《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你看,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没有天下大乱,没有孔子自己所说的“礼崩乐坏”,那么就不会有“贵族的下沉”,也就不会有“教育的下沉”。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指责的“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是不是恰恰孕育和成就了他的“有教无类”

到此,回到本文的题目,“平民教育”为啥从孔子开始?这个问题或许是不准确的。准确的问题更应该是:“平民教育”为啥从孔子“时代”开始?

所以,“平民教育”或许是那个礼崩乐坏“时代”的必然产物,孔子正好不早不晚,踩上了那个点而已。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孔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像孔子一样的思想和境界。即使多数人凭运气可以踩在那个点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那都将被历史迅速淹没。

孔子仍是伟人。

你看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虽然只有11705个字,却被成为中国第一书,它不仅影响了...
    贰源阅读 929评论 3 8
  • 孔子生平 &贵族出身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
    珝兮阅读 885评论 0 4
  •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中国人的至圣先师,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5000年的文...
    孔孟之乡阅读 1,481评论 0 4
  • Today is Sunday. They were ready to go. Babar kissed the ...
    Mr_Oldman阅读 183评论 0 0
  • 一个人做公众号,其实就是打造个人品牌。现在是个人都可以做公众号,如何从众多公众号中脱颖而出呢。 有人说内容至上,有...
    小文艺君j阅读 78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