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9】——孔子论子产、子西、管仲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西:春秋有三子西:郑之公孙夏(子产同宗兄弟)、楚宜申、楚公子申。本章有人指楚国的令尹,名申。 楚平王庶出长子,楚昭王兄。初为申公,后为右司马。前506年吴军攻入郢都,楚昭王出逃。次年,秦军援楚,子西率楚军配合秦军击败吴军。郢都收复后,被任为令尹。前489年昭王死后,拥立昭王之子熊章为楚君,是为楚惠王。后又召回流亡在吴的王孙胜(白公胜),前479年被白公胜杀。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又问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感悟】

本章是孔子知人论世之言。

[唐以前古注]皇疏:“言子产之德于民,不吝家资,拯救于民,甚有恩惠,故云惠人也。子产德行流于后世,有古人之遗风。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子西自招杀身之祸,孔子不足挂齿;伯氏食邑时。家资丰足。夺邑之后,食粗粝以终余年。不有怨言。明管仲夺之当理。故不怨也。”

管仲在齐国推行内政改革时,为了解决军备不足问题,实行“轻过而移诸甲兵”的办法,让有罪之人用兵器和铜铁来赎罪,此举一出,齐国很快就实现“甲兵大足”。对于那些犯有重罪的贵族大夫,管仲则依法剥夺其家产食邑,免除死罪,贬为庶人。伯氏因犯有重罪,本当诛杀,管仲依据新法令,将其骈邑三百户收归公室,以抵死罪。伯氏感念管仲法外开恩,得以保全性命,因此饭疏食而终老无怨言。

“管仲夺伯氏骈邑”之事充分体现了齐国在推行法治进程中的灵活性,既坚持依法治国的刚性约束,又体现亲疏有别的人文关怀,这种刚柔并重的为政策略是有别于三晋法家的。

本章得出三组问答的逻辑顺序为:从子产为政宽而不溺,可得善终;谈到子西识人不当宽而近溺,自取其死;再谈到管仲宽猛相济,乃仁矣。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56评论 1 16
  • 《智品》明代樊玉冲编写的一部权谋书,与《益智编》、《智囊全集》、《经世奇谋》合称“四大智书”。 明代樊玉冲编写的一...
    汉唐雄风阅读 12,414评论 0 0
  • 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她说:“永远不要相信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 当时并不懂...
    看客说阅读 10,930评论 0 0
  • 雨下着嘈嘈杂杂地敲打着青色的石板。风吹着吹向古镇的深巷,吹走深夜最后一丝人的气息。古镇的街头已无人,唯...
    禅绕此心阅读 1,345评论 0 0
  • 北方的云朵里走出月亮 大地上一片朦胧的月光 十一月的雪花飘 落在屋顶上,树梢上 撒下寒冷...
    公子晓扬阅读 1,157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