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社会学 课程分享55 2024-04-02

数理社会学   课程分享55

这是通识选修课《社会科学与数学》第六讲《社会学与数学》的第四节《数理社会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边缘学科。

第六讲《社会学与数学》

第四节 数理社会学

一、数理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又称数学社会学,是一门运用数学概念、理论、方法和公式描述、分析社会现象的学科。

在社会学中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是立足于这样的假定,即以相应的数量单位取代真实单位,并依科学的数理运算获取数理价值,此种价值经合理转换成真实单位,从而达到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目的。

社会学和数学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容领域有3项:①社会调查或实验数据的搜集,藉以进行假设的检验和证明;②从经验的数据导出以公式形式表示的法则,以此进行数理统计分析;③从一定的数理假定出发,演绎成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和预测所发生的事实。数理社会学涉足最多的是后一项内容。

大数据

数理社会学同社会调查法、社会统计学的本质区别是,后两者是方法科学,作为实证方法而存在;数理社会学则是一门实质性学科,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建立来说明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质含义。可以说,数理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实质性部分。其特征有:①不是形式科学的方法论的研究,而是作为实质科学的社会学。②不是简单地使用统计研究方法的社会学。③是属于理论社会学的范畴。

社会学中“理论”一词具有多样化的特色,R.K.默顿在1949年就倡导中层理论的看法。社会理论或社会学理论同理论社会学的研究是有区别的。社会学理论是像H.斯宾塞、T.帕森斯提出的能连贯地说明整个社会体系的理论,它是理论社会学要探究的目标,数理社会学正是朝向这种目标的。

例如,“对策论”不是社会学理论,而是一种数学方法,但藉对策论开展对社会行为的研究,就可丰富人类对社会行为的理论认识。又如,“马尔可夫链”显然不是社会理论,而只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马尔可夫链对社会流动的研究可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某种趋势,从而丰富社会学理论的内容。数理社会学就是由诸如“对策论和社会行为”、“马尔可夫链和社会流动”等独立的中层理论所构成的研究领域。

有人主张将大型理论数学化。作为一种努力,有必要通过一个个数理社会学法则的积累过程。数理社会学将致力于在社会学所及各领域建立起小的数学模型。

二、计算社会学

计算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使用密集演算的方法来分析与模拟社会现象。计算社会学使用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复杂统计方法,以及像是社会性网络分析等新的途径,由下而上地塑造社会互动的模型,来发展与测试复杂社会过程的理论。

它包含了对于社会行为者的理解,这些行为者之间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于社会整体的影响。虽然社会科学的主题与方法和自然科学或计算机科学相异,当代对于社会的模拟所使用的许多方法仍旧起源于如物理学与人工智能等领域。而一些源自于社会科学的方法也被纳入自然科学,例如在社会性网络分析与网络科学领域中,网络中心性的测量。

在相关文献中,计算社会学经常与社会复杂度的研究相关。像是复杂系统、钜观过程与微观过程之间非线性的互连,与突现等社会复杂度的概念也进入了计算社会学的辞汇。一个实际且广为人知的例子是以“虚拟社会(artificial society)”的形式建造一个演算模型,研究者可以借此分析一个社会体系的结构。

群体关联数据

计算社会学的内容大致如下:

(一)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有望为解决问题找到新的突破口,例如金(King,2009)提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文本内容、选举活动、商业行为、地理位置、健康信息等数据着手,通过大规模与时序性数据的研究改变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基础。

(二)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融合成为可能。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方法与人工处理的混合使用,可以让传统的“内容分析”方法得到升华。

(三)社会学互联网实验研究

运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行社会学的实验研究,是一种创新,而且有可能使实验法成为未来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方法。

(四)ABM模拟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

随着ABM方法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它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会越来越普遍。但它的运用也对研究者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有些研究者具有很强的理工科背景,其使用的数学方法更是艰深。

从博客空间得到的数据

例如从博客空间得到的数据。上图显示的是政治博客社团之间的链接结构(从2004年开始)。红色线代表保守派博客,蓝色线代表自由派博客;橙色线代表自由派连向保守派,紫色线表示保守派连向自由派。每个博客的大小反映了其他博客连向它的数量。

三、社会物理学

“社会物理学”一词由19世纪的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提出,他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为的社会秩序通常可以看作“自然秩序”的简单延伸,探讨人类社会生活规律的科学应是探讨自然规律的科学的直接延续。他在其巨著《实证哲学教程》中,把实证哲学分为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等5门基础科学,社会物理学分为研究人类社会秩序的社会静力学和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和迪尔凯姆,他们把社会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认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