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游记之四:问道清源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用来说清源山,再恰当不过。

清源山,海拔不过500米,(虽因山高入云,故称“齐云山”,但这“齐云”二字,估计多是文人的意淫而已)与祖国诸多名山相比,实在是“小巫”之于“大巫”,但它却敢叫“第一山”,比之泰山的“五岳独尊”,更狠,更霸气侧漏!    当然,如“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碑记,也只能出现在清源山这样的地方,其他地方,估计是断然不敢的。

有了老子,“第一山”就没人敢说啥,“老子天下第一”,自然没有人敢叫板!“有仙则名”!

这老君造像,为宋代石刻,“石像天成,有好事者稍事雕琢”,便成了这举世无双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造像处原有道观,后遭焚毁,老子便自此走进“自然”。

老子“西出函谷”,却为何“显圣东南”呢?

这里面传说众多。流传最广的,是说,少年老子山中修炼,有巨石感应仙气,已有老君雏形;老君西出函谷后千年,即为唐朝时期,老君旧地从游,精气入石,化为人形,遂久居于此。后来,八仙之一吕洞宾,路过此山,于见龙台上,忽现老君仙容,故有“老君显圣东南”之说。

称老子为龙,实在是孔子的创举。孔子这样说:鸟,我知其能飞,兽我知其能走,至于龙,我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我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于是见到老子,就算见龙了。

那么,见到龙的石头,就是见龙台了。

喏,下面这高耸之石便是见龙台。

据传,老子西出函谷,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张嘴以示,孔子不明就里。

老子问,你看我牙齿尚在吗?

孔子摇头。

舌头呢?

尚在。

孔子大悟。

就这么简单,我们却一误千年。

愧对老子啊。

山中石刻甚多,我独对“道教圣地”四字感兴趣。

这“圣”字,细细看来,却不是“又土”二字,而是“不王”二字,各种意味,揣摩便知啊!

附记:

1.清源山之旅确实是一场蓄谋已久而又说走就走的旅行。2017年9月28日,是农历的9月9日,是中国人登高的日子。去福州办完正事儿,突然有登高的想法,去哪里呢?导航看看,到清源山不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于是,欣然前往,毕竟,清源山也是福建的5A之一!

附记2:教师资格证等证件还是要带的,门票可以半价,虽然,在我看来,清源山的门票35块钱,值,70,就贵了!呵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座前解老子 修仙圣地论修仙 老君岩前意未尽 立阁续写仙传说 看老子像 ...
    逍遥惟脩僊阅读 3,106评论 0 1
  • 亲子日记开始第二天了,昨天晚上我跟支朵爸爸说我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别的家长那样坚持下去?天天写。支朵爸爸说:你在想...
    一年级3班支朵妈妈阅读 1,118评论 0 1
  • 一边用酵果泡脚一边写文字,感觉真好,今天晚了点,因为白天拍露背古装贴的纹身,太难洗了,用TST的洁面仪在后背...
    茗予心声阅读 3,392评论 0 3
  • 1、“ 诗意语文,我的朝圣路。” 2、“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3、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
    聆听色彩阅读 5,393评论 0 1
  • 在生长奇香异草的崖壁上洞开着欲望的深渊那里另存福地别有洞天那里有秀色可餐怡人眼目的旖旎风光那里生想着青春年少们绮丽...
    静渊寻找诗意的蝶阅读 1,3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