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不嫌钱咬手,就是没有这个能力

昨天我们去滑雪了,这已经不是我的第一次了,不过我依然有突破。

慢慢的我悟出来当你对一件事多维度去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降维打击,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还是狗屁不通,只有失败了然后想想你多维度思考的经验结合着去迭代,你会了,你可以教别人了,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我写了三点感受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1、滑雪这件事,百分百的恐惧来自我们我们怕摔,丢脸不是第一干扰因素,因为大家都摔,而疼是只能你自己可以体会的,总而言之,只要你害怕你就输了。

2、教学的时候,你掩盖不会的种种理由我都会不信,行为是个好东西,我更相信你的身体给你带来的成功,那份喜悦会让你更开心。

3、做教练的时候,当你的内心只装着别人,你会忘却害怕;当你教会一个学生,你会明白你存在的意义,即使摔倒十几次,几十次,你都会通悟的一笑,仿佛一刹那都不那么重要了。

讲完滑雪,我们来聊聊关于钱这方面的经验。

在讲钱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先确定一下界限:

咱们暂且抛开真善美不谈,只聊点实际的。

你觉得除了钱能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好,你还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奢求过回答,人是不同的,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过好当下。

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只会遇到两类人,一个是你自己,一个是路人。

我们讲收钱同理,人生这条路会有很多路人,你不收钱, 可能这辈子不会再有交集。

很多时候我们收钱不是为了赚了多少,而是取得一个长期客户,为了更好地 服务于他,暂且可以理解成和他绑定一个联系,咱们有句话古话叫做: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如果你和他之间连点联系都没有,还谈什么朋友,就更不要谈赚钱了。

你想创业招募合伙人和股东,不也是拿着项目去说服人家?你感觉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怎么到了你这反而收点钱为朋友做点的事就接受不了,这极度真实的暴露了你的不专业、不自信、不靠谱,你不能很好的 帮到他,你怕担责任。

当你快要收钱的时候,潜意识会告诉你:如果我收了他的钱他以为我是小人怎么办?我们做不成朋友咋办?这里我放一面小旗子,立起来,我要告诉你:如果你不收钱, 这辈子他也不会帮你的忙。

不信,我们就唠唠那些伤心往事。

很多路人占过你的便宜,你不收钱,

等你需要回报时他多半假装听不到。

很多路人一直向你索取,有天你累了想歇歇,多半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痛斥你无良。

做营销也几年了,接触了很多人,我懂了一个道理:

真的没那么多人在乎你卖什么,尤其是你刚起步的时候。

但确实有很多人会羡慕你是专家,在你大把收钱的时候。

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是从冷眼嘲讽过来的,这趟浑水你我都逃不了;从蚕蛹到蝴蝶蜕变是很痛苦的,要学会接纳痛苦,没有人会喜欢蚕蛹的丑陋,但更多的人会赞赏蝴蝶挥动翅膀飞翔的美丽。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什么感受。

没感受跟我也没关系,因为你不是我的付费客户,我没有义务去履行服务你的权力。

昨天晚上看了篇文章说的就是一个创意公司没收钱就跑过去给甲方脑暴,后来半路夭折就没再合作了,他们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后来可笑的是他们波仔写的Slogan转了就赚了被人家引用,他们就感觉没有经过授权就用了这是一种莫名的不尊重、抄袭,最后折腾了三个月问人家要8元钱的使用费。

这里咱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种事情,不想耗费精力去解。

有时候吧,大家都花钱,真不如把钱放到朋友那边去,一是增加感情,二是有钱大家一起赚;这里您也甭拿类似中国合伙人的故事来驳我,没意思,人际关系这个事情需要经营,事情一旦发生大家都会找找借口,这样太累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打死都不是自己的。

如果你干的这件事情是有良心存在的,那就更应该大大方方的收钱。

毕竟你是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很多时候给客户的回报往往超过了他付的钱。

很多事情,有历经的人都会明白,想干事之人,绝对不会等到什么东西都齐了再去干,因为这一天它永远不会到来,如果好事都让你赶上了,那么老天是不公平的。

想搞事就不要用你的那套价值观来评判市场、人心,你可以找出你喜欢的人,但是这套工具不能让你知道他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聊的有点远了,我们继续说收钱。

客户想要付钱解决这个问题,你收钱帮人家好好解决就行了。

客户想付钱换个圈子,你利用资源搭个好圈子满足他需求不就行了?

客户想学点牛逼的技术赚点钱,你把自己的干货拿出来教给他不就行了?

不要非得拿自己的价值观去帮助客户判断好坏,这是不对的。很多时候你真心对人好,产品好,这些只是基础,再这之上你再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够了,为什么非得指点一下?证明你能力比他强?证明你是真心对他好?

恰恰是我们骨子里这种证明把我们给害了,用力过度导致人家接受不了。

要么就跟客户性冷淡,其实财富这个东西一直再流动。我们的阶层、学识、经历都不一样,他们做个决策都难,你再去插一脚合适吗?插的好了解决问题,插的不好都赖你。

深度思考一下自己插的好了真的是在帮他解决问题吗?不是的。从阿德勒心理学上分析来说你不懂课题分离,从中国的德层面来说,你是帮他走路,人家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要过分干预人家生活。

收钱这件事情,你什么时候开始停止去评判客户的好坏,只关心满足客户的迫切需求去赚这笔钱,你真的不适合收钱,还是老老实实打工吧。

有一个真理叫做:你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客户想什么。

你的常识,往往是客户眼里的盲区。

他迫切想要什么,就卖给他便是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