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呱呱落地,喜悦过后。紧接着就剩忧愁了。面对这么一个只会哭的宝宝,新手爸妈们时常觉得手足无措,尤其宝宝的吃奶问题上,往往很难判断宝宝到底有没有吃饱。
人工喂养的宝宝,通常奶粉会附带配方和量筒,是很好判断的。但是母乳喂养的就比较犯难,都在说按需喂养,但是怎么样才能知道宝宝的需求呢?宝宝饿了很容易判断,但是怎么样才知道宝宝有没有吃饱呢?其实宝宝吃饱的时候和饿的时候一样,有一些小小的信号。妈妈们可以通过自我的感觉和宝宝的一些细微的表现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只要掌握这几个原则:
宝宝喝足奶的八大标准
(1)哺乳前后乳房的自我感觉。哺乳一段时间后,妈妈们很快会发现哺乳前多数会感觉乳房有饱胀感,如果用手按时,乳汁很容易被挤出。而哺乳后哺乳后会感觉乳房松软,轻微的下垂。这和哺乳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2)宝宝吞咽的时间。相信妈妈们不难发现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就能听到咽下的声音,这种声音其实告诉妈妈乳汁充足。当这样满足的吞咽声连续约10分钟左右,宝宝摄入的奶量已经足以填饱他们小小的肚子了。
(3)宝宝吃饱后的满足感。其实,就像我们大人吃饱后心情美美哒,做啥事都会表现出神清气爽的感觉,宝宝吃饱后也会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体现在宝宝吃完奶后能够安静入睡2~4小时,精神会很好。
(4)大小便次数和性状。宝宝的大小便能让我们很快,很直接地了解到宝宝的身体状况,其中包括是否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糊状;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比较干燥,偶尔伴有奶瓣。如果宝宝每日大便2~4次,小便8~9次,表示吃饱了。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则说明没有吃饱。
(5)体重增长情况。宝宝体重增减可以说是反馈宝宝是否吃饱最有效的指标。正常情况下,6个月以内的宝宝平均每月能增加体重600克左右,就表示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较多,可能有过度喂养了。如果体重每月增长少于500克,喂养不够。
(6)吃奶前后体重变化。这是最能够通过数字客观反映宝宝摄入奶量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哺乳之前给宝宝称一次体重,然后按照常规给宝宝充分哺乳,之间不要有排便行为,紧接着立即再为宝宝称一次体重,这两次体重的差额便是每次的哺乳量。一般来说,出生3个月时每次哺乳量约为100~150克,6个月时为150~200克,达到这个数量就表示宝宝能够吃饱了。当然,如果宝宝饭量比较大,体重稍稍超出一点也是可以的。
(7)妈妈奶量的计算。找个合适的时间,用吸奶器把奶全部吸出来,看看有多少,并和兑奶粉的量对比,看看是否能满足宝宝的食量需要。
(8)宝宝平时的小动作。观察宝宝的一些小动作,比如有的宝宝吃不够会把舌头伸出来,有的会噘嘴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说按需喂养,但是喂养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在母乳喂养时间的问题上需要掌握两项标准:
母乳喂养时间的标准
(1)哺乳时间不宜过长。哺乳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从乳汁的成分来看,宝宝刚开始吸出的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乳糖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随着吸出乳汁的量逐渐增多,母乳中乳糖和脂肪含量就会逐渐的增高,同时,蛋白质的量在逐渐降低,这样一来很容易引起宝宝腹泻。另外,宝宝吸吮母乳时间太长之后,妈妈的乳汁已经排空,这个时候宝宝吸入的也都是空气,这样容易造成溢乳和肠胀气。
(2)科学的控制时间。一般情况下,单侧乳房的哺乳时间为10分钟,双侧最好不超过30分钟。在吸奶最初2分钟后,宝宝就已经可以吃到他们单次哺乳所需要的总乳汁量的50%,随着哺乳时间的延长,下一个两分钟之后,可吃到总乳汁量的80%~90%,在后半阶段,即最后的5分钟,其实能吃到的奶量已经很少。因此,并不是哺乳时间越长宝宝吃到的奶量就越多。而且,如果太长时间,可能会对妈妈乳房不利,造成乳头皲裂,诱发乳腺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面给出了合理的时间,但母乳喂养一直强调的是按需喂养,上面只是给出了标准,具体还是要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