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长期主义成果的见证者(关于创业和内容输出的2点思考)

今天,有个朋友来福州处理事情,完了傍晚就来办公室喝茶。当时上杭一中的校友,后面也在同一所大学就读,之前还有经常交流,十几年感情了,算是玩得挺铁的兄弟,原本已经在老家的国企上班了,因为临时来福州处理房子的事情,所以今天特地跑到福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友相见,分外开心,在办公室聊了好几个小时,从生活聊到事业。感觉他成熟了很多,几年前还是是一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现在完全变了个人(除了笑起来还是那么爽朗),懂得承担,懂得积累,这几年卧薪尝胆把很难考的一级建造师和一级造价师的证都考了,从福州回去龙岩工作是完全为了家里考虑。真的,结婚生子,会真的改变一个人,会让一个男生成长为男人。这点我这个单身狗还确实无法感同身受,只是见证了他的成长。人啊,总是经历过一些事情,往往会判若两人。

他后面谈到,很佩服我创业能坚持那么久的时间,他身边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你赚多少钱我不知道,但至少很羡慕你这种状态。

我只是平静地回答:不用羡慕这种生活,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只要有进步就好,体制内上班也很好,至少稳定。创业会比较折腾,这几年有赚有亏,也没赚到什么钱,只是现在很平常心去看这个事 ,未来可能会发财,也可能依旧奔波,我都可以接受。只是创业这几年经历的事,见过的人,对于我的认知,确实有很大的提升,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晚上,还来了个做保险的老乡,年长我20几岁,经常来办公室交流。他做这个行业已经第18年了,刚入行不久就做起来了,现在身边的客户很多都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大佬,所以每年的收入也很可观,保底百万以上吧。

刚好聊到【时间成本】的话题,他就分享了当初是如何快速做起来的。

有三点:

第一、勤奋。当初刚入行,就印了两千张名片(十几年前,名片成本挺高的),每天都去拜访客户。一般业务员,每天面访6家已经算是高的,他一天面访10家,创造了他们公司的记录。

第二、快速判别客户。通过刚开始交流的时候递名片的细节就可以判断客户的 品质。如果递名片时,客户的眼睛很认真地看着名片,并会收好名片,还会认真听你的几句话的介绍,那么这个很可能就是A类客户,要重点花时间。如果很漫不经心地接名片,或者名片到处放,或者用名片在桌子上刮来刮去,那么这样的人就直接放弃,不要浪费任何时间。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有可能成单的客户上。

第三,长期主义。坚持一直做这个行业,服务好客户的情况下,客户转介绍越来越多,客户越来越有品质。后面收入自然开始指数增长。

就是靠这3个方法,前2个方法让他在短时间就积累了客户,在行业站稳了脚跟,后面的坚持,让他赚的钱越来越多。

我很认可他的做事方法。我跟他说,做内容也是一样的。

首先,要勤奋,我现在每天都是坚持写一篇原创文章,目前,已经是养成了日更原创的习惯 。这个很多人都无法坚持。

其次,我会写专业领域(新媒体干货)和创业领域两类的文章,愿意关注和转发的用户都是精准用户。我是用内容来帮我筛选精准粉丝。

最后,就是长期主义。我会坚持去做这个动作,近期还会开启短视频日更。接下来的时间,除了平常搬砖(每日工作)就会把时间投入到这个事情上。以年为单位的内容输出,日更先做一年。

去年,我提出了个词叫做【内容势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可沉淀的,我几年前写的文章,现在要找都能找到。我在累积的就是内容势能,就像雪崩形成一样,当最后一片雪花压上去,就会形成雪崩,有巨大影响力。

当时,罗辑思维更新每日60s语音的时候,也是从0粉丝开始的,刚开始粉丝是几个几个的线性增长,后面粉丝是指数型增长,坚持了2年,粉丝破了800万,后面成就了罗振宇的知识付费帝国。

当然,我没想要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力,只是我的认知告诉我,在内容方面持续去输出优质,原创内容,最终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品牌,也就是个人IP。

时间是长期主义成果的见证者,内容数量的线性增长,会带来后期收益的指数型增长。我们且看时间的答案。


6年创业历程,6年新媒体运营实战经验,分享有用的运营知识(短视频,私域,电商)和创业路上的故事。


我是秉大叔,一个陪一万名有志青年一起向上生长的90后新媒体创业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