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关键使命,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核心力量。其建设水平紧密关联着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筑牢执政根基意义非凡,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强化政治功能,筑牢“主心骨”。强化政治意识是首要,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的提升,政治功能的强化是关键前提与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将政治意识贯穿始终。开展工作时从政治视角出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从政治层面得以有效落实。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核心力量。提高政治判断力,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具备敏锐洞察群众诉求和基层实践的能力,能够明辨是非、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地做出政治判断。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这一能力有助于党员干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层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的指引,避免因判断失误而导致工作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提升政治领悟力,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是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基层党员干部需要全面掌握中央及党章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理解党的政策意图和战略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精准地落实党的政策,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避免理解偏差而产生的执行问题。增强政治执行力,基层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政治责任,切实落实基层党组织领导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在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时,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保决策能够落地生根。这是政治执行力的关键体现,也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政策转化为行动的重要环节。
于重大部署和事件中,磨砺领导力、组织力“利刃”。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根基。在以往的实践中,无论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这样的长期战略行动,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类突发应急事件,基层党组织都充分彰显了其关键作用。通过积极担当领导核心角色,基层党组织有效地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其政治功能得到凸显,领导力和组织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必须围绕落实中央重大部署和重大事件来开展。重点关注并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确保基层党组织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保驾护航。
做好自身建设,稳固组织“基石”。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创新,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优秀的带头人,引领基层党组织发展。此外,拓展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和党内基层民主,能够让更多的党员参与到党组织的建设中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组织和干部、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畅通,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党组织的自我完善。在党员发展方面,注重在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吸收新鲜血液,能够使党员队伍更加多元化、更具活力。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能够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党员素质,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使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农村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提升“双力”,激活乡村“新引擎”。在农村发展实践中,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的根本途径。农村党组织通过积极引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合理进行收益分配、建立新型合作社等一系列措施,带领群众走合作化道路,探索多样化的农村经济经营模式。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第二次飞跃”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能够增强村党组织物质资源的自我造血能力,还能为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筑牢坚实的物质根基。通过提升经济实力,农村党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在乡村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通过强化政治功能、在重大部署中磨砺、做好自身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四步走”战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为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党委 王鑫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