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是一生

——《你怎样过有一天就怎样过一生》读后感

不记得怎么知道了这本书,第一次尝试在淘宝上买书,竟然质量出奇得好,这本书比预想的薄了很多,内容却沉甸甸的。

起初,还觉得是本心灵鸡汤,想随便读读打发时光,没想到却是大出意料。讲真,读到最后一卷我才有了强烈共鸣,书里讲述的人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做同样的事,深深陷入无力感之中,却不知道如何突破这样的死循环,于是慢慢变成‘我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这种认知与行动严重脱节的人,依旧生活在懒散低迷的状态里。”

这简直就是我男票的生活,连说的话都一模一样。我无数次劝他上进,他却总是重复地说着“我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态度我着实反感,但每次我都觉得何必强求别人,不是所有人都会像自己一样想要上进,跟你关系再亲密,别人也有别人的追求,于是就放弃劝他了。

而我是一个什么都很难坚持下来的人,从小到大,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就是活着。不能坚持这件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但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因为我人生的目标就是:经历所有我能经历的事情,留着老了慢慢回忆。尝鲜是我的信条,保鲜并不是我的信仰。

言归正传,这本书确实带给我了不少感悟:

“你终将遇见对的人、对的事,只因你犯的错误足够多。”这个观点让我眼前一亮。你未来的遇见,不是因为你有足够的耐心去等,而是你有足够的错误作为积累。细想也是,你能够遇见对的人,不是因为你到了适婚的年纪,而是因为你诸多前任为你积累了感情经验,帮你打磨出了恋爱宝典。

“学会记录时间,时间花在哪里,成效就在哪里。”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把时间用在淘宝上……本来我以为他会批判这种安排时间的方式,但是她却说你就会对各大商家店铺了如指掌,甚至还能把握流行趋势等等。这让我再次对这本书充满了敬意,它果真不同于一般的“心灵鸡汤”,没有太多作者主观色彩,而是很理性的分析问题,告诉你她的解决办法,供你参考。

关于坚持,突然想起来一个不知道在哪看到过的故事。大一你参加社团活动,舍友在看美剧;大二你在做义工,舍友在看美剧;大三你当学生会主席,舍友在看美剧;大四你有着丰富的经历却没能进心仪的公司,舍友却凭借几年的英语积累考上了美国知名大学。那时候你才知道,瞎忙真不如坚持专心干一件事。这个故事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大概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有时候,有目的地干一件事,可能当时别人嗤之以鼻,最终你真的会受益匪浅。

“朋友,是一个阶段可以同行的人。”以前还听说过“同事,就是与你共事的人。”“领导就是用来发工资和私下吐槽的。”这些观点虽情浅义薄,却能很好地开解你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带来的不悦心情。

“规范自身是非常必要的,那些不负责任的拖延症,不守时的坏习惯,暴躁易怒的坏情绪,自傲自大的说话方式都需要改变。”试想,现在的我们,谁没有上班迟到过?谁没有约会晚来过?谁没有随便对亲人发过脾气?谁没有自吹自擂,自命清高过?一针见血,令人深思。

关于爱情和婚姻,作者说:“我们都只能和自己遇到的人结婚,只能和自己适合的人过一辈子。”看似简单,这两个“只能”隐含了多少辛酸和憧憬。

对于金钱,作者说:“钱是自身价值的附属品。”如果以赚钱为目的,你不会很有钱,如果以提升自己实现价值为目的,你才会走得更远,收获反而会更多。但是作者说:“生活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我不知道该怎么理解,什么才叫创造价值。创造是什么样的才算是有价值?我想,这需要再琢磨。

记得工作之初,领导跟我说让我打扮成熟点,这样别人会觉得的我堪重任。我一直把领导的话当作耳旁风,觉得做自己就很好,不需要打扮成我驾驭不了的样子。但是作者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解释,她说把自己外表和举止修炼的不卑不亢、美丽大方也是减少麻烦的一种方式。是的,这样你可以减少听到别人的唠叨,减少跟不喜欢的人说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作者引用高琳老师的话:“阻碍年轻人发展的从来不是目标,而是从何做起。”告诉我要开始做。把自己热爱的事变成更加专业。不要等待。改变小事。坚持积累。与人聊天。规范行为。展示自己。远离高频率的放松行为。学习一门新技能。并附带了一句:寻找目标也是一种努力。只有空虚懒散才是无聊的,多动一点脑子就会快乐很多。

找一个不滥情的位置,不鼓吹什么情怀,做一件你想要做的事情,不把他做成仪式,不止于每天按部就班完成工序,而是变着花样把它做到极致,研究它,锤炼它。可惜的是,我们曾没有觉悟做一个手艺人;可惜的是,我们曾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还不算可惜的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手艺人……

这个年纪,相信规划和行动,不要相信侥幸。

所以,我立刻为自己安排了阶段目标:

1、参加了熊猫学院,准备利用10个月时间按计划读书。

2、开始学习一门技能:PS

3、坚持自己的爱好,做到极致:手工

4、坚持出游、锻炼身体。

今天的我过的非常充实,昨晚定的计划全都是实现了,希望一生也是如此。

                                        2017年11月7號

                                                    Dann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午后整理照片,看到去年在武隆拍的照片,据说这里是聆听地球心跳最近的地方,山里景深水清、流水潺潺和空山鸟鸣、空气中满...
    初藍阅读 234评论 0 0
  • 文章导读:本文主要介绍普通大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做点小项目?,包括:互联网的发展还是给大学生创业创造了很多机会,极大...
    复制人生去阅读 398评论 0 0
  • 弟弟出生的那年,我两岁。所以我也只能是听说,至于其后的故事,或许也多少会有点杜撰的意思罢了。 1993 年的第八个...
    王子壬阅读 500评论 0 0
  • 风吹荷叶雨打萍, 层云叠嶂水欲盈。 细雨绵柔骤雨怒, 唤得天地一宇清。
    闲看岁月流光阅读 350评论 1 2
  •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逢寒暑假爸爸都交代让我和弟弟制定学习计划,必不可少的两项就是练字和画画,基本都是临摹,只...
    葫芦宝贝阅读 340评论 0 3